2021年9月16日13时38分 , 聂海胜、刘伯明和汤洪波开始将神十二绕飞以及径向交会 , 一切都和预想的一样完美 , 为90天的太空出差画上了句号 。 明天就可以回归地球了 , 聂海胜、刘伯明和汤洪波都不约而同松了一口气 。
如果说搭乘火箭来到太空站是一次冒险之旅 , 那么回归国土又何尝不是 。
还记得1986年1月28日上午11时39分 , 7名优秀宇航员在挑战者号在起飞后不久发生解体 , 当晚里根向全美发表演讲 。
无独有偶 , 在2003年布什在2003年2月1日也发表了哥伦比亚航天飞机完成任务返回离目的地仅60公里处发生解体 , 7名杰出宇航员无一幸免 。
科技的进步使得返回舱以每秒7.9公里的速度划过天际产生的烈焰灼烧而完好无损 , 这些都是经过中华科技人成百上千次的实验的结果 。 返回舱最外面的隔热材料可以经受2000多摄氏度的高温考验 , 并能让舱内保持舒适的27~30度 。
高速运转的舱体对宇航员身心的考验在于飞越大气层后 , 速度会骤降为200米每秒 , 这时的返回舱会先后打开引导伞、减速伞和主伞 。 由于新的指导技术和预测手段 , 直升机直接找到了即将掉落地面时的返回舱 。
感恩我们伟大的祖国 , 有了凝聚智慧和力量的科技人员的默默付出 , 才保证了我们宇航员每一次的安全回归 。
有人可能会有疑问 , 为什么每次航天员出舱都要扶着 , 然后还要躺着呢?因为他们习惯了失重的太空环境 , 另外随着在轨的时间越久 , 航天员的肌肉会逐渐流失 , 而骨骼也会疏松 , 来到地面自然会有各种不适 。
他们会被安排进行三个阶段的恢复计划 , 第一阶段是3至4周的医学隔离期;第二阶段是20-30天的医学疗养期;第三阶段是3个月左右的恢复疗养期 。
三位航天英雄先后进入天和核心舱 , 顺利完成神十二任务平安归来 , 让中国在国际航空航天事业上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从此 , 中国人也拥有了太空驻留之所 。
如今国际空间站共有7名航天员:其中美国3人、俄罗斯2人、法国1人、日本1人 。
这位法国航天员托马斯·佩斯凯友好附上他在轨道上拍下的中国北京和天津的夜景图 。
同时 , 美国NASA也关注到了此次神十二的空间成果 , 震惊之余也在官网上发出贺词 。
前段时间 , 美国媒体公布了最新的世界航天强国榜单 , 中国跃居第二 , 足以显示我国航天科技的飞速发展 , 探索宇宙之路还很长 , 需要更多的科技人才和无数航天人的前赴后继 。
感动中国2021年度人物颁奖盛典的主持人问刘伯明:“上太空和读博哪个更难?憨实的他回答这都不是事 。
【同为航天员,聂海胜、刘伯明和汤洪波为何能入榜2021《感动中国》】刘伯明的话也说出了每个航天员的心声 , 他们都是以攻坚克难为己任 , 遭遇过惊心动魄的生死考验 , 也经受过生理和心理的极限考验 , 但他们仍不忘飞入星际的初心 , 随时待命出征太空 , 完成一次次追梦之旅 , 成为国人心中的筑梦者 。
推荐阅读
- 基因突变偏差相互作用,以影响景观的适航性
- 海水不是“水”,人类面临“淡水危机”,那些水都去哪了?
- 海洋颜色变化如何预示海底火山即将喷发?
- 鸟粪里还能孵出鱼来?真是活久见!
- 天宫空间站第3个20吨级舱段:梦天舱挪窝,货物气闸舱世界领先
- 误入虎鲸繁殖地,15米长蓝鲸被分食,体型相差巨大为何被猎杀?
- 遇见一只刺猬\uD83E\uDD94
- 珠江流域“乱成一锅粥”:生物入侵重灾区,鱼种之间进行竞争
- 僵尸鲨鱼?身体被吃掉一半仍奋力猎食,咋回事?它不觉得痛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