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图片
【怎样处理太空宇航员的尸体?冷藏敲碎带回冰渣,同行队友直接吃掉】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这些人无论国籍 , 都是非常值得尊敬的人 。 上世纪50年代 , 在前苏联以及美国的竞争中 , 航天事业进入高速发展期 。 但同时 , 危险比较大的项目也接踵而来 。 现如今 , 航天事业的发展进入平缓期 , 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以保护宇航员的生命为前提 , 进行太空的深层次探索 。
依照现有的科技水平来说 , 航空航天的发展都遵循着地球高轨道循环 , 以及太空深层次探测 。 未来能否完成太空行走 , 以及虫洞穿梭尚且没有定论 。
依照此为前提 , 前苏联宇航员加加林第一个进入太空中 , 东方1号飞船也成为了第一个载人进入外层空间的航天器 。 在环绕地球飞行108分钟之后 , 加加林成功返回地球 。 人类进入太空的夙愿由此而达成 。
加加林
在当时美苏争霸的环境中 , 美国自然是不愿意落在苏联身后的 。 在加加林进入太空三个星期之后 , 美国也宣布自己的水星计划正式启动 。 谢泼德成为美国航天历史上 , 第一个进入太空的人 。
至此 , 美苏在航空航天领域的大战正式展开 , 截止到上个世纪70年代 , 苏联已经在太空中飞行了将近500多个小时 , 而美国已经飞行了2000多个小时 。
但恶性的竞争也为之后的道路埋下了祸端 。 由于早期的火箭并未像现在一样如此安稳 , 载人火箭的成功都是用失败堆积出来的 。 作为摆脱地心引力的精密器材 , 火箭在离开地球的时候难免会出现震颤 。
而稍有不慎就会造成航空器失联 , 甚至于爆炸 。 同理 , 在返回的过程中 , 火箭也会由于地心引力的作用升起高温 , 引得火箭毁灭 , 宇航员连同一起丧生 。 而在经历着无法忍受的痛苦的时候 , 宇航员会选择使用随身携带的枪支结束自己的生命 。
迄今为止 , 美国的哥伦比亚号已经死亡7人、挑战者号死亡7人、地面实验致使3人死亡 , 前苏联方面也面临着5位宇航员死亡的巨大损失 。 而这些死亡的人员都是在起飞、降落或者说地面阶段的实验中丧生的 , 直到现在为止 , 还没有一人在地球轨道上牺牲 。
如果宇航员命丧太空 , 尸体究竟会发生怎样的变化?人在地球上死去 , 要么经历土葬与土长眠 , 要么经历火葬变成一坨黄土 。 那么 , 宇航员如果在太空中死亡 , 究竟会变成什么样子呢?他们的尸体究竟会不会腐烂?
宇航员在太空中死亡 , 分为两种情况 , 一种是飞船内部死亡 , 一种就是飞船外部死亡 。 由于飞船内部的环境与地球环境极其相似 , 所以说在飞船内部死亡 , 是会腐烂的 。
而这个时候如果想要保存尸体的完整性 , 就需要进行低温冷藏处理 , 只有这样才能够让尸身停止腐烂 。 但是太空中哪里来的冷冻方式呢?毕竟在太空中又不存在冰柜 。
所以 , 这也就成为了一个大麻烦 。 此前 , 美国NASA曾经提出一个建议 , 那就是使用气密裹尸袋 , 然后将已经死亡的人装入其中 , 然后在冰冷的太空中进行冷藏 , 再进行粉碎 , 然后由生还的宇航员将其带回 , 但是由于做法并不人道 , 所以不在人们的考虑范畴中 。
那如果说在飞船外部死亡呢?
能够在飞船外部死亡 , 一般是由于不可抗力的因素造成的 。 如宇航衣出现损伤 , 引起缺氧 , 甚至于说陨石直接撞击宇航员身体 , 不过这种情况非常少见 。 所以就以宇航服出现损伤导致缺氧来分析 。
推荐阅读
- 关于太空中微生物的生物特征的介绍
- 宇航员安全返航后为何站不起来,而要坐在轮椅上?真是牺牲太大了
- 俄罗斯掌握核心控制技术,国际空间站可能坠毁?NASA紧急应对
- 中国空间站今年建设完成,普通人能进入参观吗?杨利伟给出答案
- 飞行了15年,重达130多吨的和平号空间站最终在南太平洋轰然坠落
- 花了30年中国空间站才达到别人30年前的水平,载人航天意义何在?
- 美宇航员无法返航?害怕俄方“威胁式”警告,羡慕我方有神舟十三
- ?外太空族发射的激光发射
- 乐高城市60348月面探测车和60350月球研究基地开箱评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