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约车平台抽成透明化,23%的抽成比例就能让司机安心吗?


网约车平台抽成透明化,23%的抽成比例就能让司机安心吗?


文章图片


网约车平台抽成透明化,23%的抽成比例就能让司机安心吗?


文章图片


近日 , 知名调研机构Frost & Sullivan(弗若斯特沙利文)公布了一份项关于网约车行业的调研报告 , 叫作《全国网约车司机生存状态调研报告》 。

这份报告对滴滴出行、T3出行、曹操出行等主要网约车平台的司机生存状态进行了调查 , 对包括网约车司机工作状态、收入情况、平台满意度、抽成模式、归属感等方面进行了具体分析 。

报告显示 , 目前全国网约车司机人数超过3000万 , 虽然不少司机每月休假天数不足4天 , 但80%以上的司机却对工作时间表示满意 。 在网约车司机对平台的不满因素中 , 排在前面的有“平台抽成比例设置过高”、“司机权益保障不到位”和“没有归属感”等等 。

尤其是 , 有近70%的网约车司机认为平台费所占比例太多 , 降低抽成比例成为司机们最为强烈的诉求 。 这也是滴滴出行等平台这些年来被网约车司机吐槽最多的地方 。

正因为如此 , 交通部在今年2月底 , 提出要在交通运输新业态平台企业中 , 实施抽成“阳光行动” 。 要求网约车平台公司公开计价规则 , 合理设定抽成比例上限并公开发布 , 同时在司机端实时显示每个订单的抽成比例 。
【网约车平台抽成透明化,23%的抽成比例就能让司机安心吗?】对此 , 滴滴出行、美团打车、T3出行、曹操出行等主要的网约车平台都表示积极支持和响应 。 实际上滴滴出行在去年就上线了司机透明账单 , 算是在提前探路 , 其他平台也在主动调整平台系统和规则 , 以适应网约车平台抽成透明化的要求 。

但是 , 正如笔者此前分析过的 , 抽成透明化和设置上限 , 并不意味着会降低抽成 , 网约车司机们会满意吗?前几天湖南卫视公共频道一条关于曹操出行司机吐槽平台新政的视频 , 或许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
据报道 , 曹操出行为了满足网约车“阳光行动”的要求 , 在当地试行了一些规则调整 , 包括每一笔订单将收取0.5元基础信息服务费 , 调整奖励政策 , 还有抽成比例的变化 , 司机们认为由原来的20%增加到了23% 。

当然 , 这样调整的结果 , 在许多司机看来 , 抽成是透明了 , 但却增加了 , 还多了五毛钱基础服务费 , 而且任务规则更不易完成 , 奖励难拿 , 最终收入降低 , 这完全是在“坑司机” 。

不过 , 平台也觉得自己委屈 。 滴滴下架之后 , 美团打车、T3出行、曹操出行等紧随其后的几大网约车平台 , 都加快了扩张的速度 , 各种补贴、优惠和吸引新司机的措施纷纷出台 , 司机们当然高兴 。 但平台不可能一直这样运转 , 趁着网约车行业“阳光行动”进行一些调整 , 或许是一个好时机 , 只是没想到司机们的反应如此激烈 。
对于抽成比例和信息服务费 , 曹操出行有关人员表示 , 网约车行业内其他平台都有类似费用收取 , 目前各种运营成本增加 , 不得不提升司机的部分成本 。 总之 , 网约车平台不会有意“坑司机” , 否则司机都被坑跑了 , 平台怎么发展呢?
实际上各大网约车平台的抽成比例 , 一直都是一笔糊涂账 。 滴滴平台曾经多次回应抽成过高的问题 , 但根据滴滴公布的数据 , 其实际比例并不高 , 在前些年甚至不足以覆盖各种成本和补贴 , 导致滴滴长期处于亏损状态 。
那么 , 从“糊涂账”到公开透明 , 为什么给司机的感觉是更高了呢?23%的比例司机们为何还不满意?因为在此前 , 网约车司机心里的抽成也只是有个大概数据 , 一般并不会把各种奖励和补贴算进去 , 所以一旦公开 , 很多人感觉这个比例高了 。
而且 , 不管怎么变化 , 网约车司机最有发言权 , 他们心里有杆秤 , 他们的收入变化最为直观 , 也最能影响他们的满意度 。 网约车的糊涂账公开化、透明化 , 无疑是一种进步 , 但要想司机收入提高、平台也能有钱赚 , 显然不只是公开透明就能解决问题 。
对此 , 前述调查报告提到 , 不少网约车司机更喜欢“包干模式” , 平台不再针对每一单抽成 , 这或许也是一种解决办法 。 只不过 , 这种模式可能并不适合一些非全职跑网约车的司机 , 而且和现在的巡游出租车越来越类似 , 与当年发展网约车的共享经济模式也有些背离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