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款抗原自测产品获批!将给防疫带来哪些改变


五款抗原自测产品获批!将给防疫带来哪些改变


文章图片


五款抗原自测产品获批!将给防疫带来哪些改变


【版权声明】本作品信息网络传播权归【中国新闻周刊】和UC独家所有 。 未经授权 , 不得转载 。 ?
本刊记者/霍思伊



3月11日 ,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正式发布了《关于印发新冠病毒抗原检测应用方案(试行)的通知》(简称《方案》) 。 从2021年年底开始 , 随着疫情防控态势的升级 , 关于中国即将“放开”抗原检测的消息就不断释出 。 “(2022年)春节后 , 其实行业内就收到一些信号 , 而且这种信号越来越明确 , 直到今天 , 我们看到这个通知 , 并不是很意外 。 ”一位检测行业人士3月11日对《中国新闻周刊》表示 。
《方案》指出 , 为进一步优化新冠病毒检测策略 , 服务疫情防控需要 , 经研究 , 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决定在核酸检测基础上 , 增加抗原检测作为补充 。
3月以来 , 国内多地疫情出现聚集性暴发 , 单日本土新增确诊连日以来都有数百例 , “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压力骤增 。 根据国家卫健委数据 , 3月11日0—24时 , 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共报告新增本土确诊病例476例 。 其中 , 疫情较严重的是山东和吉林 。 山东在24小时内就增加了159例 , 吉林省新增134例、天津新增35例 , 广东新增33例 。 此外 , 陕西、河北、浙江、上海、深圳、黑龙江、北京、云南、辽宁、内蒙古、河南和青海等地也均有疫情 , 且一些地区的疫情正处于快速上升期 。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系教授魏晟对《中国新闻周刊》指出 , 在当下 , 针对奥密克戎传播快、传播的隐匿性强 , 轻症或无症状感染多 , 以及多数情况下源头不明等特点 , 及时而快速的检测显得越来越重要 , 因此 , 适当放开抗原检测 , 是为了更好地满足当前防控的需要 。
央视新闻最新消息:3月12日 , 国家药监局发布通告 , 批准南京诺唯赞、北京金沃夫、深圳华大因源、广州万孚生物、北京华科泰生物的新冠抗原产品自测应用申请变更 。 自此五款新冠抗原自测产品正式上市 。
口子还没有开得太大
根据《方案》 , 目前国家主要对三类人员放开抗原检测:一、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就诊 , 伴有呼吸道、发热等症状且出现症状5天以内的人员 。 二、隔离观察人员 , 包括居家隔离观察、密接和次密接、入境隔离观察、封控区和管控区内的人员 。 三、有抗原自我检测需求的社区居民 。
对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 , 《方案》强调 ,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在接诊有呼吸道、发热等症状且出现症状5天以内的人员时 , 具备核酸检测能力的机构 , 应当首选进行核酸检测;不具备核酸检测能力的 , 进行抗原检测 。 “所以这个口子没有开得太大 , 因为首选的仍然是核酸检测 , 抗原检测只是补充措施 。 ”一位公卫专家对《中国新闻周刊》说 。

已在国外上市的新冠抗原家庭自检试剂盒 。 (图片来源:网络视频截屏)
具体而言 , 无论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患者 , 还是隔离观察人员 , 都要求在前5天每天进行一次抗原检测 , 如果其间发现结果为阳性 , 则立刻转运并进行核酸检测 。 如果一直是阴性 , 对第一类在基层医疗机构就诊的患者 , 可以直接就地观察、对症治疗 , 直到症状消失;对隔离人员 , 按原本的隔离政策处置 。
需要强调的是 , 隔离期间仍按要求开展核酸检测 , 也就是说 , 未来 , 为了提高检出率 , 对包括密接、次密接等在内的隔离观察重点人群 , 实行的是“核酸+抗原”的双重“保险” 。
事实上 , 抗原检测并不是一个新鲜事物 , 其原理是利用病毒抗原和抗体相结合的过程 , 去检测人体分泌物内是否有病毒抗原 , 在英国、德国、美国、新加坡和以色列等国 , 早就开始大规模使用 。
一位专门从事核酸检测的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员告诉《中国新闻周刊》 , 与核酸检测相比 , 抗原检测的主要优点是快速 , 操作简便 , 但最大的问题是灵敏度低 , 核酸检测灵敏度是99.9% , 而各国抗原检测灵敏度的要求一般是在80%以上 。 “这个差别是非常大的 , 因此 , 核酸检测仍然是金标准 , 抗原检测易造成漏检 , 只能作为辅助或补充手段 。 ”他说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