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脱垂成老年女性的“难言之隐” 不能默默忍受

83岁的李大妈一直有一个“难言之隐” , 她的下体经常有一块红色肉乎乎的东西掉出来 , 特别是大便或站立太久时更为明显 。她跟女儿说了之后 , 女儿怕她年纪大 , 手术受不了 , 就只让她自己塞回去 , 注意清洁 。之后因为子宫完全脱垂无法处理 , 故来医院就诊 。
李大妈来就诊时苦不堪言 , 不能正常走路 , 脱垂出来的子宫已经发臭 , 有一部分原来早已经脱垂露在外面的子宫 , 已经出血、红肿 。李大妈和她的女儿都后悔不已 , 没有早点来医院治疗 。
默默忍受已成老年女性常态
如果界定60岁为老年人的话 , 那么 , 作为一个拥有2.87亿老年人口的大国 , 我国已步入老龄化社会 , 如此大的基数和较高的发病率(1%-4%)表明 , 在我国有许许多多的女性正受到子宫脱垂的困扰 , 然而与其高发病率形成鲜明对比的则是相对较低的就诊率 , 据不完全统计只有不到21%的女性在发生子宫脱垂后会选择就医 。大部分女性都选择默默忍受 。究其原因 , 主要有一下两点 。
第一是由于对疾病认识的不足导致了对此病未能给予足够的重视 。在很多患者眼里 , 子宫脱垂并不是一种疾病 。的确 , 单纯的子宫脱垂并不会像心脑血管疾病以及肿瘤那样危及患者的生命 , 但是这种长期 , 经久不愈并逐渐加重的问题却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患者的生活质量 , 如果说腰酸背痛还可以忍受的话 , 那么由脱垂的子宫造成的行动不便 , 局部摩擦不适 , 以及反反复复的阴道出血则让很多女性苦不堪言 。而由于子宫脱垂导致的尿失禁则会造成局部的湿疹 , 感染 , 褥疮 。部分女性因为尿失禁的异味而自卑 , 焦虑甚至影响到正常的工作和社交 。
第二是因多数中国女性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 , 对妇科方面的问题尤其讳疾忌医 , 能忍则忍 。不少女性患者 , 尤其以老年女性患者为甚 , 不愿意甚至拒绝配合大夫进行妇科方面的检查 。对于子宫脱垂 , 即使已经严重的影响到了自己的生活质量 , 还是能拖则拖 , 以至于小病变大病 。
子宫脱垂轻中重治疗各不同
专家指出 , 针对阴道松弛、器官脱垂等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 , 一般分为非手术治疗方式和手术治疗方式 。轻度的盆底松弛、子宫有脱垂感 , 可以通过盆底康复治疗 , 来改善盆底肌的张力增进盆底功能 , 加强阴道收缩力 , 提高性生活满意度 , 这些一般是产后到了30多岁的女性就要开始干预了 。
中度脱垂要及时治疗 , 可以通过物理刺激办法和手术修补盆底的办法治愈 , 不过这个手术不是简单的阴道紧缩术 , 而是要对整个盆底进行“修补” 。
对于重度的脱垂 , 是一定要进行手术修补的 , 不然 , 患者的日常生活都将受到严重的影响 , 还可减少反复妇科感染的风险 。老年体弱、不适合手术的患者可采用硅胶制的子宫托来治疗子宫脱垂 。
【子宫脱垂成老年女性的“难言之隐” 不能默默忍受】宫颈脱垂多发于老年女性 , 一旦遭遇此病千万不要一忍再忍 , 讳疾忌医 。最正确的方法是到妇产科就诊 , 进行诊断、分度 , 再根据检查结果确定是否手术治疗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