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西北大学研究成果入选“2021年度中国古生物学十大进展”
陕西日报消息 (采访人员 郭诗梦)3月10日 , 中国古生物学会在南京发布“2021年度中国古生物学十大进展”评选结果 , 西北大学地质学系早期生命研究团队张志飞教授团队的最新研究成果——“化石证据揭示苔藓动物门起源于寒武纪早期”入选 。 这是全省唯一入选本次古生物学十大进展的研究成果 。 这一发现将苔藓动物门的地质历史从奥陶纪向前推到寒武纪大爆发早期 , 推前至少5000万年 。
据了解 , 张志飞教授带领的国际科研小组 , 通过酸蚀处理技术在镇巴县小洋镇小洋坝剖面灯影组西蒿坪段 , 发现了地球已知最早的苔藓动物(苔藓虫)化石 。 经过研究发现 , 化石两侧动物模块化生长和群落分布比想象的要早得多 , 表明现代苔藓虫可能起源于群居的祖先类型而不是单体生活祖先 。 该化石的发现进一步支持了舒德干院士团队提出的“地球动物树成型和三幕式寒武纪大爆发”假说 , 完善了寒武纪地球动物树历时四千万年的构建过程 , 有效地衔接了地球动物三大亚界(基础动物、原口动物和后口动物)爆发性、分阶段出现的化石证据链 。
此外 , 由西北大学校友付巧妹、王军分别率领团队完成的“解锁东亚长时间尺度下古人群动态演变和适应性基因演化”和“晚古生代化石宝库‘植物庞贝城’系统研究”两项成果也入选了本次“中国古生物学年度十大进展” 。
编辑:舒隆焕
原创版权禁止商业转载 授权>>
转载申请事宜以及报告非法侵权行为 , 请联系我们:010-56807194
热榜
【地球|西北大学研究成果入选“2021年度中国古生物学十大进展”】关注精彩内容
推荐阅读
- 地球|乘上空间望远镜的“时间机器”
- 冰下|探索深海:从地球到外太空
- 极端|地球上地表温度最高的地方,为什么会出现在伊朗的卢特荒漠?
- 晶体管|清华大学集成电路学院团队首次实现亚1nm栅极长度晶体管
- 最新消息|微型小行星“Sar2593”今日撞击地球 距离天文台发现仅2小时
- 最新消息|今天凌晨有颗小行星“Sar2593”撞击地球:所幸破坏力不大
- 地球|3月观星有“异象”
- 大学医学|全球首例移植猪心脏者死亡
- 榜首|Nature Index增刊:中科院影响力位列榜首,天津大学获最高国际合作分
- 桂渝|广西北流:桂渝医生携手完成跨省5G远程聚焦超声消融手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