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皂泡爆炸瞬间,温度真能达到20000℃吗?真实情况究竟如何!( 二 )



虽然无法直接观测 , 但是科学家们最擅长的是间接计算 , 最终通过计算气泡内这些等离子体的电离能 , 科学家们反向计算出了“声致发光现象”发生瞬间产生的温度 , 大约是20000摄氏度 。 所以大家不要问这么高的温度是怎么测出来的?记住 , 不是直接测出来的 , 而是计算出来的 。
可以这么说 , 基本上温度只要达到数百度以上 , 科学家们就不会使用直接测量的方法了 , 都是通过间接计算或者转化物理量的方式得到温度的具体值 。

回到主题 , “声致发光现象”确实会产生2万摄氏度的高温 , 这个现象确实存在着气泡破裂的过程 , 但是不知道怎么就以讹传讹 , 最后变成了肥皂泡破裂瞬间能产生20000摄氏度的高温 。
有人可能不服 , 为什么肥皂泡就不能产生20000摄氏度的高温 , 毕竟时间这么短 , 产生的热量根本不多 , 人体感受不到呀!

确实 , 按这种解释 , 好像肥皂泡破碎产生2万摄氏度的高温也没啥问题 , 可是大家应该洗过衣服 , 这个过程中产生的肥皂泡可是数不胜数 。 如果肥皂泡破碎瞬间真能产生2万摄氏度的高温 , 那洗个衣服不说吧手气话 , 但是把水烧开是没问题的吧 , 但是很明显并没有 。
所以:肥皂泡破裂瞬间能产生20000摄氏度的高温是谣言 。

回到“声致发光现象”上来 , 这个现象里 , 气泡破碎确实产生了20000摄氏度的高温 , 但是并没有啥实际用处 , 因为时间实在是太短了 。 毕竟高温是高温 , 热量是热量;如果温度很高 , 但是时间太短 , 热量也非常少 。
不仅没啥用 , 还在某些时候会产生坏处 , 比如大型的轮船 , 其尾部巨大的螺旋桨在运作过程中就会产生大量“空穴” , 这些空穴破碎日积月累的在螺旋桨身上爆发 , 形成高速水流 , 最终就导致结实耐用的螺旋桨被腐蚀掉 。

所以 , 科学是一把双刃剑 , 任何一个物理现象是有具体的场景的 , 如果场景错了 , 其结果就大相径庭了!不仅如此 , 同一个物理现象 , 在有些场景下是有用的 , 比如“手枪虾” , 但是在有些场景下又会产生危害 , 比如船后的螺旋桨 , 就看人们会不会利用了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