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雷殿生:成为自唐朝以来首次走出罗布泊的人,后把经历出书获大卖

成都|雷殿生:成为自唐朝以来首次走出罗布泊的人,后把经历出书获大卖

文章图片

成都|雷殿生:成为自唐朝以来首次走出罗布泊的人,后把经历出书获大卖

文章图片

成都|雷殿生:成为自唐朝以来首次走出罗布泊的人,后把经历出书获大卖

文章图片

成都|雷殿生:成为自唐朝以来首次走出罗布泊的人,后把经历出书获大卖

文章图片

成都|雷殿生:成为自唐朝以来首次走出罗布泊的人,后把经历出书获大卖


从古时候 , 人们便一直在追求自然探索宇宙的路上不停奔走 , “达人所之未达 , 探人所之未知” , 明朝的徐霞客 , 也曾编撰过《徐霞客游记》 , 因为他的“传奇”行为而被世人称为“千古奇人” 。
但徐霞客在探索世界的步伐并非是孤单的 , 在现在 , 仍有一个人被称为“当代徐霞客” , 十年的徒步 , 让他经历了大多数人一辈子也不会经历的事情 , 也体会了他们可能一辈子都不能感受的澎湃 。
他便是雷殿生 , 被称为“首届中国十大徒步人物” , 而对于他来说 , 这场长达十年的“旅行”不仅仅是他人生道路上的一份经历 , 更是他这一生的追求 。
看到霞客雷殿生徒步的原因 , 并非是心血来潮 , 而是缘于他年少时机缘巧合的一次“偶遇” 。

1963年 , 在黑龙江哈尔滨市的一个小山村里 , 伴随着雷殿生的第一声啼哭 , 似乎也冥冥之中为他安排了不比常人的经历 。
雷殿生的家里因为贫苦 , 雷殿生小学只读了三年半便再也没有上学 , 更令人心疼的是 , 十分疼爱雷殿生的父母却因为没钱治病 , 而先后在他十三岁与十五岁时离他而去 , 撒手人寰 。
幼小的雷殿生并没有经济来源以养活自己 , 他只能在亲戚家过着寄人篱下 , 小心翼翼地生活 。 但就算如此 , 人的恶意却还是依旧无尽 , 冷眼打骂 , 挨饿受冻 , 是雷殿生所经历的童年 。
雷殿生不愿意过这样的生活 , 很早就步入社会的他一直找机会去打工 , 当时小小的雷殿生心里 , 只是想着如何摆脱这样的生活 。

1987年 , 中国邮政发行了“千古奇人”徐霞客邮票 , 雷殿生看到了这一系列的邮票时 , 不免勾起了他的好奇去了解这样一位古人 , 当得知徐霞客是一位穿行了今21个省市与自治区后 , 大为震撼 。
也是在看到徐霞客后 , 雷殿生才突然发觉 , 原来若是无法“读万卷书”的话 , 那就行万里路吧。
当时的雷殿生虽然在心里产生了这样的想法 , 但却因为现实的种种原因迟迟没有行动 , 在1989年与徒步旅行家余纯顺的一次偶遇后 , 雷殿生才发觉“大胆且坚持”才是徒步旅行的其中一个魅力 。 在这场偶遇后 , 雷殿生下定了决心 。
徒步十年但雷殿生却并不是说着玩玩 , 也不打算模仿“说走就走的旅行” , 在10年的筹备中 , 雷殿生为了这场“盛大的旅途”攒下了可观的资金准备 , 恶补中国地理知识以识得地区 , 他坚持运动以锻炼身体素质 , 甚至为了避免在旅行中可能会发生的突发情况 , 雷殿生去到医院进行了阑尾切割手术 。

这期间也有认识的人十分不理解 , “为了雷殿生好” , 他们劝说他放弃 , 毕竟好不容易才得来的好生活 , 为什么不娶妻生子 , 在幸福的家里安稳度过 , 而是选择什么都不要 , 一个人奔赴谁都不敢想也不愿意去做的事情?
这些 , 雷殿生听在耳朵里 , 面上只是一笑 , 转而继续投入自己的徒步中 。
1998年 , 穿着红色外套 , 戴着一顶帽子 , 背着96斤重行李的雷殿生正式开始了他的徒步旅行 。
雷殿生的旅途起点从哈尔滨102国道出发 , 厚重的背包太沉了 , 走了几公里便压得雷殿生喘不动气 , 而这却是他已经锻炼了十年的结果 。 第一天 , 雷殿生便走了48公里 , 因为跟预期设想的有出入 , 为了赶进度 , 雷殿生便在第二天第三天不肯停歇 , 只顾往前走 。

因为走路甚至忘记休息的雷殿生却意外地渐渐适应了这样的徒步节奏 , 他越走越快 , 甚至越来越轻松 , 曾经有一天便走了86公里 。
之前的朋友劝他 , 曾经的媒体质疑他 , 笑他 , 是因为徒步真的很难 , 世界上没有几个人敢去尝试 。 在雷殿生的这场旅行中 , 他磨掉了19个脚趾甲 , 更是穿烂了52双鞋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