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伴星,2600万年转回一次,或是它,造成了生物灭绝的周期性( 二 )


在假设当中 , 涅莫西斯星的形态和结构与太阳十分类似 , 只不过和太阳距离较远 , 和太阳一样 , 这个行星也围绕着银河系中心旋转 。 在旋转的过程中 , 每隔2600万年太阳和它的距离就会达到一个最小值 。

在达到最小值之后 , 这两个恒星之间的引力交汇 , 彼此作用 , 本来稳定围绕在太阳系外环的各种小行星和陨石等天体会在错杂的引力作用之下失控 , 向太阳飞去 , 而我们的地球正好处在这些小行星飞向太阳的路程之中 。
所以在这个时间段陨石撞击地球的几率将会大大提高 。 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陨石撞击事件发生极其有规律 , 而这种现象所带来的物种大灭绝 , 自然也就有迹可循了 。

太阳伴星是否存在?正如前文所说 , 所谓的涅莫西斯星其实是一颗天文学家们假想的恒星 , 在宇宙中是否有着这样一颗星球存在还是一个未知数 。 但是种种迹象表明 , 我们的猜想可能是正确的 。
虽然人类从没有真正捕捉到涅墨西斯星的相关材料 , 但是科学家们却清楚的发现冥王星轨道之外的一颗矮星受到了不知名引力的吸引 , 以900个天文单位的幅度偏离轨道 。 所以许多人也就认为:太阳伴星是必然存在的 , 而正是这颗恒星造就了地球上有规律的物种大灭绝现象 。

结语在了解了这些之后 , 很多人可能会感到慌张 , 其实我们完全没有必要这样 , 因为陨石撞击地球是一个小概率事件 , 而且以人类现在的科学技术手段 , 完全可以在陨石撞击地球之前就留下充足的时间进行预警和应对措施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