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地球是人类的摇篮 , 而人类不可能永远生活在摇篮里 。 ”
我们对太空的探索起于好奇心 , 而如今太空正成为人类尝试加以利用的全新发展空间 。 除了技术竞争 , 太空旅游等新太空经济也是正在兴起的大国竞争新领域 。
早在冷战时期 , 太空探索就带有浓厚的竞赛意味了 。 在如今的俄乌战争中 , 太空领域果不其然地又被拉到了制裁场 。 让我们来简单回顾一下:
2月25日 , 欧盟宣布禁止向俄罗斯供应用于航空的高端产品;
2月26日 , 俄罗斯回应 , 宣布暂停与欧洲的航天发射场的合作;
3月3日 , 俄罗斯国家航天集团宣布 , 所有俄罗斯国家已经离开航天发射场;其总裁米特里·罗戈津同日也宣布“停止向美国供应RD-180火箭发动机 , 也拒绝维修剩余的发动机”;
3月 , 美国等西方国家针对俄罗斯的航天集团进行制裁;
3月14日 , 据俄罗斯通讯社的报道 , 罗戈津发出公开信 , 要求欧美解除对航天集团的制裁 , 如果月底前没有收到回复 , 将于月底决定与国际空间站的合作关系及空间站的最终命运;
北京时间3月18日凌晨 , 欧洲航天局宣布退出与俄罗斯合作的ExoMars联合火星任务;
罗戈津对此表示遗憾 , 表示俄将独立完成对火星的考察 , 俄目前没有给出反制裁回应 。
在这些你来我往的制裁中 , 有两点需要我们关注:
1 , 俄罗斯能否决定国际空间站的生死?
按照美国的计划 , 国际空间站原计划于2031年坠毁 。 俄罗斯提前宣布退出合作(原计划是2028年退出合作) , 真的会和警告美国的那样 , 决议空间站命运吗?
俄罗斯在国际空间站中掌握了核心技术 , 其拥有的核心舱—曙光舱 , 是国际空间站的生命维持装置 , 能够防止空间站每年十次的位置下降;拥有的另一核心舱——星辰号 , 可以控制国际空间站的轨道 。
据悉 , NASA目前还没有可以取代俄核心舱的舱段 。
如果西方国家不取消制裁 , 就不排除月底国际空间站会被毁掉的可能 。 国际空间站以超高的速度“漂浮”在我们的头顶 , 俄罗斯如果将其坠毁 , 那么坠毁地点就十分重要了 。
可能是在美国的上空 , 也有可能是在某一制裁俄罗斯的西方国家的上空 。
然而 , 这一方面将会加重世界动乱的局势 , 西方国家也很有可能会给俄罗斯扣上“无大国责任”的帽子;另一方面 , 俄罗斯可能会面临更严重的报复行为 。
2 , 欧洲航天局对俄罗斯的制裁力度如何?
本次欧洲航天局对俄的制裁是终止火星探测的合作 , 而不是终止与俄航天领域的全部合作 。 早在3月2日 , 欧洲航天局就表示过 , 由于西方国家的接连制裁 , 与俄合作的火星探测器“不太可能”在2022年发射 。
看来 , 欧洲航天局早就对与俄进行的太空合作有所评估 。 虽然终止了火星探测的合作 , 但欧洲仍希望与俄罗斯保持在国际空间站的积极合作 , 以保证国际空间站的安全运行 。
这可以看出欧洲航天局对俄罗斯的制裁 , 还是出于跟随美国“老大哥”的目的 , 它还希望一边制裁俄罗斯 , 一边留住俄罗斯的技术 。
但 , 对于欧洲希望继续与俄罗斯在国际空间站进行合作的说法 , 俄罗斯恐怕不会很认同—其要求在月底前 , 收到三家航天局回复的其中一家 , 就是欧洲航天局 。
如今的太空合作与冷战时期的太空竞争大有不同 。 冷战时期的太空探索是美苏各搞各的 , 而冷战结束后大国之间是合作中竞争的关系 。
【今日凌晨,欧洲航天局终止与俄合作,俄或会考虑摧毁空间站】新型的太空竞争关系使得所有大国对于科技的发展都负有责任 , 科技发展的结果不应该成为政治对抗的牺牲品 。 本次终止的俄欧间的火星探测合作 , 对于潜心研究的科技人员来讲该是多么不舍和痛心啊!
推荐阅读
- 为结束与俄罗斯的合作,欧洲空间局暂停火星探测计划
- 我们离全球流动性危机还有多远?
- 夜空为何是黑的?看似再正常不过,却藏着一个令人绝望的事实
- 太空服的组成和作用
- 人类是唯一的宇宙文明?为什么找不到外星人?费米悖论假说正确?
- 空间站天宫课堂第二次太空授课活动将于近期进行
- 守护健康的各种免疫细胞,你能分清吗?
- 如果宇宙在不断膨胀,周围的星系是不是在不断孤立我们?
- 新冠起因是什么?俄罗斯公开美国生物实验室资料,你想知道的这都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