峨眉九老洞为何这么多人失踪?“中国飞人”勇闯诡洞查明真相始末( 四 )


几人沿着竖井底部往前行 , 这段路甚是难走 , 有些地方只能蹲着走 , 有一处狭缝甚至匍匐而过 , 过完这段路 , 前面隐约传来滴水声 , 众人往滴水声行去 , 便见到第二个竖井——深井 。
衣瑞龙往深井中心探头一看 , 只见井底水潭中正泡着一副白骨 , 异常诡异 。
这个深井便是九老洞的第二处“死关” 。
据后来科考队测量 , 此处深井井深8米 , 约3层楼高 , 井口直径4米 , 底部直径6米 , 呈上窄下宽之状(如下图所示) 。

深井“死关”示意图(作者君绘制) , 注意倒斜面的洞壁
由于深井壁呈倒斜面 , 又有水流流下 , 滑不溜手 , 人若掉下 , 就再也没有办法上来 , 最终只能困死在洞内 。
衣瑞龙和另外2人在身上拴上绳索 , 攀着井壁吊下 , 绳索留下 , 之后也可照此返回 。
井底有3个洞口 , 只有1个矮洞可走通 , 几人进到洞内 , 未走几步 , 便又见到一具骸骨 , 此骨骸背靠洞壁 , 端坐于地 , 头部自然垂下 , 其对面的洞壁上有毛笔题字 。


峨眉宋廷璧修仙处 , 礼拜诸佛菩萨保佑父母平安 。
如今世上人眼浅 , 酒色财物尽用了 。 报父母恩 。
落款:大清光绪十年六月十九日 。
从题字看 , 此人为清朝人 , 死去已有一百多年 , 看样子是入洞中的“求仙者” , 后应是因深井之故被困于此处 , 最终无奈坐化 。
越过这位清代“求仙者”的遗骸 , 前面是一道石缝 , 人只能侧身而过 , 之后豁然开朗 , 然后又有一副白骨在地 。 众人见了如此之多的骨骸 , 此时已是麻木 , 再往前行 , 听到“哗哗”流水声 , 便到了九老洞中的“阴河”所在地 。

阴河示意图
几人虽在洞里见了不少骸骨 , 但到了此地 , 依然被眼前的景象所震惊 。
只见“阴河”岸边 , 白骨遍地 , 水中遍布历朝历代铜钱和这些人生前所用之物 , 很明显 , 这些人被深井所困 , 被迫集中到此处水源饮水 , 最终都在这里黯然逝去 。
由此可见九老洞之危险 , 之前的失踪之人 , 最终都是被“死关”困于洞内 , 枉送了性命 。
到得“阴河” , 观此可怖情形 , 衣瑞龙先生和其他两人无论胆气还是体力都已耗尽 。 而且此地有如此之多的人骨 , 若有未知生物 , 此处恐怕就是它的巢穴 , 3人商量了一下 , 决定就此返回 。

洞穴示意图
第三、最后一次探洞 , 彻底查明九老洞失踪真相衣瑞龙返回后 , 他的传奇经历在厂里不胫而走 , 很快厂里领导便得到消息 。 领导迅速约谈衣先生 , 要求他写下保证书 , 承诺发生一切后果与厂方无关 。
衣先生对厂里的担心表示理解 , 慨然签下生死状 , 当然 , 衣瑞龙先生这番九老洞探秘 , 钦佩之人大有人在 , 当时他所在的车间就特意给他批了70元器材费 , 以资助他的后续探索行动 。
这笔钱在当时几乎等于一个普通工人半年工资 , 厂里在工作层面上无法正面支持 , 但道义上 , 厂里却从未缺席 , 基层干部下班后 , 同样是平头百姓 。
1986年1月16日 , 衣瑞龙第五次下洞 , 这次他誓要探明九老洞的全部真相 。
这一次与他同行的是另外3人 , 都是餐厅学徒 , 路上又碰到一名广东游客想要加入 , 于是一行5人进得九老洞内 。
5人顺利来到上次折返的“阴河”处 , 在“阴河”的岸边的崖壁上发现一处洞口可继续通行 , 洞口且矮又小 , 人只能蹲身前行 。

九老洞矮洞入口
此洞内颇为潮湿 , 洞壁上不断有液体滴下 , 众人只得匍匐在泥水中前行 。 行不多久 , 便有人闻到前方传来有腐臭味 , 衣先生心中悚然一惊 , 此处已是九老洞的极深处 , 连半点活物都难寻 , 怎会有这等气味传来?
几人爬到洞的尽头 , 出口是在一个大洞室的天花板上 , 衣瑞龙举着乙炔灯往大洞室内探头一看 , 竟见到一个他完全想不到 , 而且在此处绝不可能出现的物事——一副咖啡色眼镜!
除此之外 , 对面岩壁上还有一处挣扎往上爬的五指划痕 。
衣瑞龙见状心中大吃一惊 , 犹豫再三后才跳入这个大洞室 , 他本就是来寻求九老洞真相 , 真相就在眼前 , 他岂能就此退缩 。
下面转个小弯 , 一具遗骸赫然映入他的眼帘 。
此时其他几人也陆续下来 , 骇于此具遗骸形状 , 俱都躲得远远地 , 唯有衣先生近前仔细观察 。

只见此遗骸尚算新鲜 , 看起来不过死去两三个月左右 , 身旁放着一书包 。 衣瑞龙蹑手蹑脚挑起书包 , 里面是一本极为潮湿的《中学生守则》 , 书页完全粘连在一起 , 字迹已不可辨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