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是热力作用 , 高原地区进入夏季后 , 受太阳日照影响 , 地面大气受到的加热作用变强 , 空气热胀冷缩 , 气压降低 。 我国夏季风本身是通过气压高的海洋吹向气压低的陆地 , 青藏高原的加热作用进一步降低了这种气压 , 因此我国夏季风的势力得到加强 。
另外还有海陆作用对周围地区的气候影响以及形成的变化 , 包括周围大洋地区的气候变化 。 总体来讲 , 青藏高原的存在使得整个亚洲地区的气候都会受到影响 , 特别是我国南部地区的冬夏两季影响特别明显 。
那么喜马拉雅山作为青藏高原的重要地带 , 如果给它炸个洞出来真的会给我国的气候带来变化吗?
炸山真的有用吗?
从地形上看 , 我国的地形分布分为三级阶梯 , 从青藏高原开始逐层降低至长江中下游一带的平原地区 。 东南向西北运输的暖湿气流 , 在经过这一层层山脉阻拦后 , 大气不断变得干燥 。 另一方面从印度循环过来的暖湿气流也会在喜马拉雅山之后经过层层阻拦 , 最后到达西北地区变得干燥 。
假设这时完成了对喜马拉雅山的开凿 , 在喜马拉雅上形成了一个内部通道 。 那么通道内部南侧水汽确实会变强 , 降水增多 , 但同时 , 自北向南的干燥大气也会得到增强 。 这就导致通道北侧的水汽减少 , 降雨减少 。
因为高原北侧主要以下沉气流为主 , 即便有了这样一个通道 , 依旧不能影响高原附近的气流进行运动 。 所以在根本上并不会改善西北地区的气候环境 , 反而会变得更加恶劣 。 至于方案实施起来会怎样 , 根据我国科研小组曾经的预测 , 如果想对青藏高原进行改造 , 光是挖石头的量就比三峡大坝多出500多万倍 。
就这个工程量 , 基建力量再强的国家它也做不到啊 。 那既然如此 , 干脆就想得彻底一点 , 不考虑工程的可能性 , 直接把青藏高原给移除了 , 这下总可以改善气候环境了吧 。
但真实结果只会更糟 , 如果将青藏高原移除后 , 不仅会改变整个亚洲北部地区的温度 , 还会改变水汽分布 。 北半球会变得干燥 , 南半球热带地区水汽会增加 。 由于没有了高原 , 整个热力作用和动力作用也没了 , 海洋环流带来的大气循环将会直接在亚洲地区进行完成 。
这会减弱孟加拉湾向北的水汽运输 , 印度和中国区域的水汽都会减少 。 而东非地区的水汽便会增多 , 北大西洋海表还会出现降温 , 这使得蒸发量减少 , 减少了地表的水汽含量 。
【葛优:将喜马拉雅山炸个大豁口增加我国降水,可操作性有多大?】综合来看 , 去除青藏高原后 , 北半球的变化比南半球明显 , 温度会平均降低0.8摄氏度 , 由此变得干燥和寒冷 。 缺少了热量输送和水汽传输 , 海洋和陆地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降温和湿度变化 。
对于我国来讲 , 可能还远远不止这些气候上的变化 。 我国的历史文化和文明发展可以说是青藏高原给予的 , 从青藏高原地区源起的黄河和长江孕育出来的两河文明 , 也会变得岌岌可危 。
喜马拉雅山作为青藏高原的一部分 , 改变其中一点并不会有什么改变 , 除非完全去除青藏高原 , 但这样一来便会直接影响亚洲地区乃至世界范围内的气候活动 。
作为世界整体的一部分 , 如今对青藏高原的了解以及不仅局限于国内的研究 , 包括世界范围内气候活动影响 , 都有来自高原气候的反馈 。
都说艺术源于生活 , 曾经这个想法是真实存在的 , 但是当国内的气象专家们在过去二三十年对喜马拉雅山的观测和对青藏高原的模型预测中都显示了同样的结果 。 我国气象部还在近几年的研究中发现了青藏高原对气候变暖等方面的影响 。
围绕青藏高原的科学考察仍在继续 , 未来还会进行跨科学部门之间的合作 , 相信在以后促进全球生态环境保护的过程中 , 我们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