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回到地面的宇航员,为什么出舱时需要抬着?知道原因后心疼他们


刚回到地面的宇航员,为什么出舱时需要抬着?知道原因后心疼他们


文章图片


刚回到地面的宇航员,为什么出舱时需要抬着?知道原因后心疼他们


文章图片


刚回到地面的宇航员,为什么出舱时需要抬着?知道原因后心疼他们


文章图片


刚回到地面的宇航员,为什么出舱时需要抬着?知道原因后心疼他们


文章图片


刚回到地面的宇航员,为什么出舱时需要抬着?知道原因后心疼他们


文章图片


2021年6月17日9时22分 , 神舟十二号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 。 升空之后 , 载人飞船便与火箭成功分离 , 进入预定的轨道 。 并成功将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三名宇航员送入太空中 , 这是我国航天首次进入自己的空间站 。

本次升空的主要任务有四个 , 一是要开展核心舱组合体的日常管理 , 二是要开展两次出舱活动及舱外作业 , 三是要开展空间科学实验和技术试验 , 四是要进行航天员自身的健康管理 。 无论哪一个任务 , 只要完成了 , 对于我们都是巨大的突破 。

2021年9月17号 , 神舟十二号成功返回地球 , 历时三个月的太空探索宣告完美结束 , 三位航天英雄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安全回家 。 经过检查 , 三位宇航员的身体都非常良好 , 不过在他们成功着陆之后 , 并不是走出舱的 , 而是被依次抬出来的 。 对此有些人则认为他们是耍大牌 , 其实不然 。

众所周知 , 大部分宇航员都是空军中的佼佼者 , 他们无论是身体素质还是专业技能都非常的优秀 , 所以才有机会进入太空 。 然而在太空探索结束之后 , 宇航员们返回地面时会有一个奇怪的现象 , 那就是所有的宇航员都需要从太空舱中抬出来 , 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这个话题 。

1、身体内骨骼发生流失人体骨骼的生长是需要外力的刺激 , 当宇航员进入太空之后 , 在微重力的作用下 , 便不受重力的影响 。 长时间在失重的环境下工作 , 我们的身体如下肢、脊椎、骨盆便不用对抗重力 。 而且肌肉运动减少 , 对骨骼的刺激减弱 , 从而导致贮存在骨骼中的钙脱离骨基质 , 临床表现为骨骼质量减轻 , 骨密度下降 , 所以骨骼就会发生流失 。

此外空间骨骼流失被列为长期空间飞行面临的各种风险因素之首 , 也就是说骨骼流失对于宇航员的影响非常大 , 在国际空间站工作的航天员 , 脊柱骨密度平均每月下降0.9% , 髋关节骨密度平均每月下降1.4%-1.5% 。 这样的情况只有回到地面 , 通过锻炼以及食用多种微量元素方能恢复 。

2、宇航员的身高发生变化长高对于身材相对矮小的人来说是一件非常奢侈的事情 , 然而因为骨骼的限制 , 加上先天的原因 , 一般来说22岁之后就已经定型了 。 然而对于宇航员来说 , “长高”对于他们来说就轻而易举了 , 而且高度还不小 , 一般能达到厘米到5厘米之间 , 实在令人羡慕 。
主要的原因是在微重力的影响下 , 脊椎个骨盆不受重力的影响 , 所以宇航员的脊椎会呈舒展状态 , 这个时候他们的身高就会不知不觉的变高了 。 不过回到地球之后 , 这样的身高就会消失 , 而且还伴随着疼痛 , 所以说羡慕不来 。

3、宇航员的肌肉组织退化在太空中 , 由于受到微重力的影响 , 所以每一位宇航员的骨骼肌肉都不用时刻保持拉伸的状态 , 时间一久自然就会造成肌肉自动萎缩 。 而且在微重力的作用下 , 无论宇航员是站立姿态还是坐下姿态 , 他们都不需要对抗重力 , 肌肉得不到拉伸 , 自然就会萎缩 。
虽然空间站也配备了健身器材 , 但是由于条件的限制 , 宇航员能锻炼到的部位非常少 。 受到微重力的影响 , 在空间站的时候 , 宇航员都是处于漂浮的状态 , 很少用到腿部的力量 。 正因为如此 , 所以当宇航员回到地面上的时候 , 一时之间肯定恢复不过来 。
这才导致他们出舱的时候需要人们的抬着出来 , 庆幸的是这样的状态随着时间的推移会慢慢减轻 , 加上宇航员回到地面上又可以锻炼 , 所以想要恢复到之前的状态完全是没有任何的问题 。 只要坚持锻炼 , 多则一个多月 , 少则半个月就可以恢复了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