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炮制对中药药效的影响

中药炮制是中医用药的特点之一,是保证中药质量,提高临床疗效的一项重要措施,历代医家都非常重视 。明代陈家谟在《本草蒙鉴》中指出:“制药贵在适中不及则功效难求,太过则气味反失…”清代张仲岩在《修事指南》中亦指出:“炮制不明,药性不确,则汤方而病症不验也由此可见,自古以来人们就认识到中药炮制与临床用药效果有着密切的关系,对于这一丰富的民族遗产,目前尚不能用现代科学全面地加以说明,但从化学、药理学等方面的研究来看,中药炮制经验大多是有价值的,对其成分和药理作用确有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1.降低药物毒性,减少毒副作用
中药成分复杂,有些药物有效成分和有毒成分(或产生副作用的成分)同时存在,通过炮制使后者消除或减少,毒副作用也随之而减 。
烈性中药大多要经过漂、浸、煮、炒等炮制过程,这可使其中有毒成分溶失、分解破坏、凝固变性、升华挥发 。如生川乌含头碱,是毒性极强的双酯型生物碱经加热水解的炮制处理,生成几乎无毒性的生物碱乌头胺,从而达到解毒的目的 。
附子的炮制是用卤水或矾水长时间泡、浸、漂,使有毒成分乌头碱随水漂流而去 。白扁豆含植物性毒蛋白,经炒后使其凝固变性而失去活力苍术大剂量挥发油可使中枢神经抑制,终至呼吸麻痹而死亡,对生物体有害,炮制后,苍术中挥发油损失约15%,因而可减低毒副作用 。
某些剧毒中药的炮制,还常添加必要的辅料与其有毒成分结合而达到解毒目的或减少副作用 。甘草含葡萄糖醛酸,为一生理解毒物质;明矾是铝的复盐,在水中解离后可水解为氢氧化铝,而在水中呈凝胶状带负电荷,可与生物碱、甙等吸附而解毒 。如远志炮制时加甘草汁以减轻远志对胃的刺激;生半有毒,服后能使人呕吐,咽喉肿痛失音,经水浸,白矾水、姜汁泡,制后可减低毒性,并缓和药性 。
此外,含毒剧油脂成分的药物,通过压榨去油制霜,除去大量油质,亦起减毒作用 。
2.增强药理作用,提高临床疗效
中药有效成分大多数是生物碱,而大多数生物碱又难溶于水,易溶于酒精等有机溶媒 。加酸使生物碱成盐,水溶性可大为提高,从而提高煎出率 。如醋制延胡索煎剂总生物碱含量较生品煎剂高出近1倍 。近年来研究表明,许多中药有效成分作用的发挥与微量元素有关,有些微量元素本身就有营养和治疗作用 。而炮制对中药微量元素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 。如中药炮制辅料黄酒、白酒、米醋及盐中均含有一定量的氨基酸及微量元素,亦能增强疗效 。
此外,某些中药各成分的药理作用不同,炮制可使其中某一成分的作用更加突出 。如大黄生品含蒽甙有泻下作用,经炮制蒸熟后,由于部分蒽甙转变为蒽甙元,故泻效缓和,而抗菌等作用增强,炒焦或制炭后,结合性黄酸绝大部分均被破坏,而鞣质则较稳定,同时由于高温的作用,生成一些炭素,增强了吸附作用,故有止泻止血之功 。又如首乌生品含蒽甙有轻微的调便作用,蒸后蒽甙水解,泻效全无,而具补肝益肾养血之功 。
中医止血常用炭药,药理研究表明,大多炭药止血作用较原生药增强,用药后,凝血时间有明显缩短(缩短时间>
50%) 。由此可见,中医“炒炭止血”理论是有道理的 。还有矿物质类和贝壳类药材经煅制后应用,除使之质脆易碎,有效成分易于煎出外,有些成分煅后性质亦有变化 。如生炉甘石主要成分为硫酸锌,氧化锌含量甚少,经煅烧后,氧化锌成分则大大增加,而后者是一个已知的具有收敛抗菌作用的成分 。
故煅品可外用以收湿敛疮 。
3.稳定有效成分,保持药理活性
许多中药有效成分属甙类 。如万年青、杠柳等含强心甙,柴胡、远志、桔梗等含皂甙,杏仁、桃仁等含氰皂,槐花、黄芩、陈皮等含黄酮甙,其药理作用主要在甙元,但糖基能保持甙元在胃内不被水解、氧化而破坏,故必须以甙分子的形式存在才能发挥作用,但该类生药内大多同时含有分解此甙的酶,如不经处理,在酶的作用下,有效甙类将分解为甙元和糖失去药理活性,一般加热炮制后可将这些酶破坏,从而达到抑酶保甙的目的 。
【浅谈炮制对中药药效的影响】中医用药历来强调“遵古炮制”,但是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古代流传下来的炮制方法也有不尽合理之处,现代通过化学、药理和临床研究可以为改进炮制方法提供依据 。如中医习惯上用当归头止血、身补血、尾活血,据实验报道,三者之成分和功效基本一致,因此不必分开应用;杏仁炮制要求去皮类,实验表明去皮不去皮对杏仁甙含量影响不大,杏仁类中亦未检出与仁不同的其他成分,只是杏仁甙的含量略高于整个杏仁,故杏仁人药无必要去皮类 。中医认为远志须去心,否则令人烦闷,而据实验分析,远志的皮与心的化学成分大致相同,全远志毒性和溶血作用较去心的远志皮约小50%,且镇静作用略强,祛痰作用也基本一致,故无去心的必要 。酸枣仁过去有“多眠用生,不眠用炒”之说,经药理实验表明,生炒镇静作用相似,而予以否定 。麦芽、谷芽、神曲等消导药,历代本草记载有生用、炒黄、炒焦煎汁服用,经研究证明,炒后消化淀粉的效价都有不同程度降低,特别是炒焦后效价基本消失,根据“消化米面诸果食积”的要求,生品似乎最好些 。此外,古人对炮制有时重视了共性却忽视了个性,如中药炒炭后,并不都能增强止血作用,侧柏炭、小蓟炭等凝血作用较生品差 。因此,我们还必须在实际工作中对中药炮制进行科学的研究分,,,
析,取其精华,剔除糟粕,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和提高中药的疗效,更好地为临床服务 。
(江苏海安县中医院刘为民许金宏)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