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话有关基础理论研究

我个人体会,领会好书本序言的精神实质,是研究基础理论的钥匙 。

陈修圆在《伤寒论浅注·仲景原序》后(程郊倩注)按:“若使全书中尽如此注之纯,则仲景必许为肾弟于,后学者可奉为大宗师矣 。”众所周知,宋代范仲淹有“不为良相,则为良医”志趣,我认为这八字可作为对张仲景为医的评价,程郊倩读《伤寒论原序》认为““竟是篇悲天悯人文字 。从而归纳为见病知原’,‘若能寻余所集,思过半矣’是全论中鼎灶”思求经旨以演其所知是全论中火候 。程郊倩作出结论,“要此火候足时,须要晓得此论是知医的渊源,从艰难得之,不是医的方技,以简便法取之者也 。”张仲景为医的动机、方法、功夫,完全可以从他的序言中体会出 。因此,要读好仲景书,首先要具备程郊倩注仲景自序精神 。
【漫话有关基础理论研究】
特别值得我们注意的是,温病大家王孟英所撰《温病经纬方论》113方,仲景的51方,邹氏方论达23篇,论大承气汤云:“考《本经》首推大黄通血,再以《素问·六微旨大论》亢则害,承13制之义参之,则承气者非血而何?”王按:“此余风论如此,邹氏先得我心 。”论栀子豉汤云:“栀子与葱白,一系泄热,一系通阳,泄热者纵,通阳者横,纵则能通上下之道,此所以宜于汗吐下后,表邪已解之时;横则能达内外之情,此所以宜于病初起,卒难辨认之际;而豆豉擅开发上焦郁抑,宣导阴浊逗留,故在先在后、咸藉以奏功也 。”王按:“叶氏《春温篇》于新邪引动伏邪,亦主是方 。盖此汤为温热初病开手必用之剂 。”论白虎加桂枝汤为和营通络之方 。且阐述:“古人于病有分部,非如后世多以阴阳五行生克为言 。”王氏给以充分肯定:
“因此,遂成议药不议病之世界,积重难及,奈何?汪日桢在黄芩汤论后按:“前方、人解不过望文生意,必如邹氏诸条,始觉有味可矣 。”
(湖南长沙市南区红十字会第一门诊部赤岗村
军干休所成奉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