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越|绍兴首条智慧快速路通车
3月19日0时 , 绍兴首条智慧快速路——于越快速路正式通车 。 这不仅是绍兴首条建成开通的快速路 , 也是全国首条支持高级别自动驾驶的路网级智慧快速路、全国最全数字化业务系统的智慧快速路和全国首个将自动驾驶车辆进行管理业务应用化的智慧快速路 。
“聪明的车”开上“智慧的路” , 在该快速路通车前 , 本报“发现都市圈”栏目组采访人员亲身体验了一次乘坐无人驾驶车辆的旅程 。
无人驾驶的车长啥样?
“您好 , 请您系好安全带 , 点击屏幕上的开始行程 , 开始自动驾驶之旅吧!”按下中控屏幕上的“开始行程”按钮 , “无人驾驶”之旅就开始了 。
绍兴市城投阿波罗科技有限公司自动驾驶事业部总工程师马向阳告诉采访人员 , 根据国际自动机工程师学会制定的标准 , 无人驾驶分为L0至L5六个级别 , 这次体验的车子是L4高度自动驾驶级别 , “L4级别的汽车驾驶已经基本不需要人工操作了 , 但试运行为了安全起见 , 我们每辆车都配备了安全员 。 ”
俗话说得好:眼观六路、耳听八方 。 无人驾驶汽车的“眼睛”和“耳朵” , 就是各种传感器、摄像头和激光雷达 。
车顶上凸起的是一个激光雷达 , 它会把路线周边所有的建筑物、行道树、栏杆等一切固定物体的激光反射点云记录下来 , 形成一个高清地图 。 在无人车行驶过程中 , AI(人工智能)会将自己检测到的实时激光点云和高清地图中的激光点云进行比对 , 从而识别出自己的位置 。 激光雷达的精确度很高 , 所以设备正常工作时车辆定位的误差可以控制在几厘米的范围内 。 除了激光雷达外 , 车上还有9个摄像头 。
乘坐无人驾驶车辆 , 所有路况信息都可通过中控屏幕 , 实时观看 。 采访人员在体验中看到 , 车子遇到转弯变道时 , 会提前打起转向灯;当识别到有其他车辆靠近时 , 车子会自动踩下刹车 。 与应急刹车不同 , 由于是提前预判 , 无人驾驶车踩刹车显得“很温柔” , 因此整个乘坐过程总结起来就两个字——“平稳” 。
“智慧的路”有多智慧?
于越智慧快速路可以说是无人驾驶车的最佳搭配 , 车路协同的建设让出行更加智能高效、安全舒适 。 该快速路全长20.9公里 , 东起越兴路 , 西至鉴水路 , 采用“主线高架+跨线桥+地面快速路+地道”的建设模式 , 其中高架段长9.8公里 , 地道段长1.4公里 , 地面段长9.7公里 , 主线双向六车道 , 设计时速80公里 , 项目总投资约62.38亿元 。
车辆在行驶的过程中 , 由于行进过程中的遮挡 , 会有盲区 , 全靠车辆本身的感知难以看到全貌 。 但有了车路协同设备 , 会有一个路侧的感知作为补充 , 将车辆自身感知融合路侧感知信息 , 可以应对更加复杂的道路场景 。 比如超远距离、盲区车辆 , 都可以通过车路协同路侧感知到 , 及时传输到车端 。 从而大大提升自动驾驶的安全能力 , 让出行体验更舒适 , 更高效 , 为自动驾驶的规模化商用 , 创造了条件 。
【于越|绍兴首条智慧快速路通车】据介绍 , 于越快速路路段设高清监控摄像机288个 , 电警摄像机共计249个 , 毫米波雷达167个 , 道路情报板149个 。 高清监控摄像机平均每200米左右配备一组 。
“于越快速路的建成通车 , 拉近了杭州与绍兴亚运场馆间的时空距离 , 为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和绍兴市三区融合提供了有力支撑和坚强保障 。 ”绍兴市城投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方维炯介绍 , 根据绍兴市委市政府“融杭联甬接沪”战略部署和“六横八纵”快速路网总体规划 , 绍兴市城投集团自2018年以来先后实施了总里程约100公里、总投资约400亿元的快速路项目 , 首批开建的越东路一期、二环西路一期、二环北路智慧快速路等也将陆续建成通车 。 (采访人员 徐潇青 通讯员 章微萍)
_原题绍兴首条智慧快速路通车 体验“无人驾驶” , 感觉“平稳”
推荐阅读
- 步道|广州增城首条智慧步道:“刷脸”可查运动数据
- 于越|全国首条支持高级别自动驾驶的路网级智慧快速路开始运营
- 技术|浙江绍兴首条智慧快速路通车 迈入“智慧通行”新时代
- 广州|“刷脸”就能查看运动数据 !广州增城建成首条智慧步道
- IT|中国首条跨海高铁福厦高铁开始铺轨
- IT|中国首条跨海高铁开始铺轨:福州、厦门将形成“一小时生活圈”
- IT|我国首条跨海高铁:福厦铁路进入铺轨工程施工阶段
- Samsung|三星SDI开始建立行业首条全固态电池试点生产线
- 枫桥|浙江绍兴推进“公安大脑”建设 让办案更“聪明”
- 硬件|国内首条28/22nm ReRAM 12寸芯片产线完成试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