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图片
3月14日,调查人员正在测量此次发现的凹穴岩画群 。资料图片
光明日报青海玉树3月20日电(采访人员万玛加、王雯静)日前,考古人员在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玉树市仲达乡电达村铁仁沟附近,发现个体数量多达208个的凹穴岩画群,这是迄今为止在通天河流域发现的体量最大的凹穴岩画群,至少有数千年历史 。
“凹穴岩画一般指在石头、石壁上,用敲凿和研磨的方法制作而成的锅底状的岩画形式 。一般小的凹穴岩画长度在10厘米到30厘米不等,深度在3厘米到10厘米左右 。”河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汤惠生介绍,最早的凹穴岩画距今已有12万年至17万年的历史 。这次在铁仁沟发现的凹穴岩画群体量大,岩面上密布的岩画图像令人震撼,信息量极为丰富 。
【考古|青海玉树发现通天河流域最大凹穴岩画群】“此次发现的凹穴岩画群比较古老,根据腐蚀情况和石锈生成的情况来看,初步推断至少有几千年的历史,玉树地区是世界上现代凹穴岩画制作比较集中的地方,整个凹穴岩画保持了源远流长的传统,也见证了藏族从古至今的文化传统 。”汤惠生表示 。
有专家认为凹穴岩画是古人类定季节和时刻功能的“日晷”,也是具有宇宙论意义的天文星象图 。而在现今民俗生活中,依然存在制作凹穴岩画的行为,这种行为当地人称为“卓东”,广义的理解是祈福、祈愿的行为 。
“藏族民众制作凹穴岩画最早的作用在于‘通天’,表示要与上天相通,在后来的演变过程中赋予了它各种各样的内涵,形成了对所有衣食住行的一种祈求,一边敲凿一边念诵 。无论是怎样的演化,凹穴岩画都是人类历史长河中遗留下来的艺术资源,是珍贵的文化遗产 。”汤惠生说 。
据介绍,玉树名胜嘎白塔风景区两岸方圆20公里范围内,是通天河流域凹穴岩画较集中的区域,此前凹穴岩画在称多县拉布乡南叶村、白塔渡口、玉树市仲达乡拉吾村都有发现 。
推荐阅读
- 考古|新疆考古有了新突破
- 考古|埃及塞加拉新发现5座距今4000余年的墓葬
- 考古|387件(套)文物亮相山西“十三五”考古成果展 带你感受考古的温度
- 考古|2021年中国考古新发现揭晓!
- 考古|2021年度十大科普事件公布 三星堆考古发掘上榜
- 考古新发现 武则天和诸葛亮竟是亲戚关系
- 秦始皇陵最新考古结果 活人殉葬或皆为女性
- 建章宫的考古发现 发掘出大量的汉代砖瓦
- 瓦屋山严道铜山考古 初战传捷 首获惊人发现
- 成都七中天府校区考古工地 发掘出上百座明代墓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