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万中介出走贝壳,43岁接班人守业不易( 二 )



“行业充满艰辛和挑战 。 ” 彭永东曾如此形容 。

在快速的市场下行中 , 中介行业生态恶化 , 贝壳门店也面临巨大挑战 。

截至2021年9月底的12个月里 , GTV超过5000万温饱线的门店数 , 环比下降3.3% , 占总门店数量的33.7% 。 基层业务一线的压力尤其大 , 自2021年10月份以来 , 贝壳大量业务人员出走 , 有的是资深员工 。

2021年9月末 , 贝壳找房活跃经纪人总数约46.8万人 , 到了当年12月末 , 就只有40.6万人 , 三个月少了6.2万人 。



“2021年底 , 门店买卖单一单没开 , 只有一些租单 。 线下店 , 一个月只有几万元业绩 。 ”一名深圳南山区链家门店的中介人士透露 , “另一个情况是 , 店长店经理等中低管理层严重缺人 , 做租赁业务的新人 , 转正了都能当店长 。 ”

彭永东务实地选择收缩战线 , 转向精益化运营 , 重点向新房业务和租赁倾斜 。

2021年10月 , 贝壳上海公司被曝光裁员200多人 。

根据新浪财经援引内部人士透露 , 当时这轮优化 , 合计总数超过3万人 , 主要为一线房产经纪人 , 平台职能部门约2000人 , 有20多名中层、高层陆续离职 , 包括一名金融副总裁、两名总经理 。

贝壳前员工宋宇辰告诉《21CBR》记者 , 2021年下半年 , 贝壳也劝退了一些效益差的门店 。 财报披露 , 贝壳连接的门店 , 单单第四季度 , 就减少了2908家 。

若对比同行 , 彭永东的应急表现至少差强人意 。

2021年第四季度 , 贝壳二手房交易下滑39.4% , 跑赢行业;新房交易则同比下滑 24% , 降幅高于行业水平 。

宋宇辰说 , 近期行业有回暖迹象 , 贷款放款方面明显提速 , 价格也稳定下来 , “只是比谷底好 , 远没达到2020年和2021年上半年的平均值 。 ”


第二座山


若度过周期低谷 , 贝壳下一步怎么办?

彭永东的应对 , 是不断做加法 , 围绕“新居住”横向拓展 。

“如果说 , 过去5年是房地产大开发的黄金时代 , 那么未来5年 , 将会是品质服务的美好时代 。 ”彭永东认为 , 发达国家房地产业占GDP比重一般为10%-12% , 其中 , 住房投资只有5%左右 , 另有更广泛的居住服务 。

从交易转向服务 , 这是一种更加稳健的选择 。 他的第一个发力点是家装 。

与房产中介行业一样 , 家装是一个非透明、体验差的市场 , 贝壳具有标准化、数字化改造的机会 , 且具有海量房产信息资源 , 是家装公司的天然入口 。

彭永东态度坚决 , 认定这是贝壳要“翻越的第二座山” 。

早先 , 贝壳即以“被窝”自营品牌探索家装业务 。 2021年 , 彭永东掌舵后 , 上线推出Home SaaS系统 , 装修设计环节全面数字化 , 更是斥资80亿元收购老牌家装企业圣都 , 布局整装 。



据报道 , 已有贝壳核心力量被调去家装线 , 如贝壳新家装北京业务的总经理梁磊 , 此前任职北京链家的运营总监 。

目前 , 圣都已在全国31个城市开设110余家门店 。 去年第四季度 , 在试点城市 , 贝壳二手和新房交易为当地家装业务贡献约30%客源 。

彭还指明了一个方向:普惠房业务 , 涉及普通房屋租赁经纪服务、轻租物业管理服务等 。 单在2021年 , 贝壳就完成了250万笔普通房屋租赁交易 , 同比增长41% 。

这轮裁员风波中 , 据援引内部人士透露 , 人员优化集中在二手和新房交易服务 , 整装大家居、普惠居住两大事业群 , 基本不受波及 。

“公司在发力租赁、家装、家居等领域业务 , 为员工提供内部转岗机会 。 ”官方回复中也提到 。

2021年 , 贝壳新兴及其他业务收入为23亿元 , 约占总收入2.8% 。

第二增长曲线还未成型 , 短期内恐难以有大的贡献 。

“由中介起家的左晖 , 更注重由下而上的管理方式 , 而彭永东出身于战略咨询服务行业 , 更注重顶层设计的战略规划 。 两者的差异 , 可能会改变链家长久以来的业务逻辑 。 ”提及两任掌舵者的风格差异 , 一名贝壳内部员工向《21CBR》记者表示 。

主业大盘待稳 , 新业务“翻山”不易 。 要驾稳贝壳走出“水逆” , 彭永东还在艰难探索中 , 但他已经在悄悄改变贝壳的底色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