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欧洲白蜡木( Fraxinusexcelsior )和窄叶白蜡木( F.angustifolia )是具有广泛生态范围和重要经济意义的主要森林树种 。 除了全球变暖之外 , 这两个物种目前还受到一种侵入性真菌病原体的严重威胁 。
一种名为Hymenoscyphusfraxineus的子囊菌能够破坏所有年龄级别的白蜡树 , 白蜡树的叶子被风传的子囊孢子感染 , 真菌通过叶柄-枝条连接处传播到树的木质组织中 。 反复感染会导致树冠的生命力迅速下降 , 导致树木在几年后死亡 。
简而言之 , 它们干扰白蜡树的光合作用 , 使白蜡木在多年逐渐发展的树冠落叶 , 最终死亡 。 这种病原体已经在整个非洲大陆逐渐传播了近30年 。
这种疾病在欧洲通常被成为灰枯病(简称“ADB”) , 并在过去30年中以每年30-70公里的扩张速度毁灭性地蔓延到整个欧洲 。 该病的中心被认为位于波兰东北部 , 并通过
来自 ICP Forests Level I 数据集的分析调查图概述
(红点为欧洲白蜡木Fraxinusexcelsior 分布 , 黑点为窄叶白蜡木(F.angustifolia 分布)
随着时间的推移 , 白蜡树落叶和死亡率显着增加 , 在过去的三十年中 , 树冠落叶死亡率几乎翻了一番 , 死亡率最高的位置是斯堪的纳维亚南部和欧洲东北部 。 Cox 比例风险模型和 Aalen 加性回归模型表明 , 在过去二十年中经历过更多极端降水事件的水体过多的地区 , 白蜡的存活率也显著降低 。
在过去的三十年里 , 白蜡木的死亡率明显加快 , 并且在北欧已经达到了灾难性的高峰 , 到2020年底 , 大部分白蜡树已经从活跃的调查地块中消失 。 这也与估计的总体存活率一致在该地区近20年的感染史后 , 概率为0.2 。
1987 年至 2020 年白蜡的累积死亡率
调查结果与国家森林清单的地方和区域调查一致 , 近年来南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的欧洲白蜡大量下降 。 在瑞典 , 欧洲白蜡木( Fraxinusexcelsior )于2010年被列入红名单 , 后来甚至达到“极度濒危”状态 。 因此 , 与这里提出的结果一致 , 证据有力地表明 , 欧洲白蜡目前在北欧面临极度灭绝的风险 。
同样在丹麦和瑞典 , 欧洲白蜡分别于2003年和2001年的15、23、24年发病后开始迅速消失 。 此外 , 其他白蜡死亡热点目前位于波罗的海地区(立陶宛、波兰)、东欧(白俄罗斯)、德国东北部和西南部以及法国东部 。 虽然不像北部那么严重 , 但我们的结果清楚地表明 , 该病正在整个欧洲蔓延 , 最近国家森林清查数据也证实了这一点 。
欧洲南部似乎受白蜡枯死的影响最小 , 死亡率仍然很低 。 西班牙北部和法国南部在调查初期发生的死亡率当然与白蜡枯死无关 , 因为当时这两个地区都没有这种疾病 。 除了南欧的感染历史很短的原因 , 温度升高、降雨量减少和场地条件普遍干燥等非生物原因可能会抑制真菌生长 , 因此可能有较高的存活率这一事实 。
这项研究结果足以表现跨国界联合救援工作的必要性 , 因为根据时间序列预测 , 白蜡树总体平均落叶率最早可能在2030年达到50% 。
所幸 , 欧洲各部门似乎已经意识到这个危机 , 在英国、爱尔兰、丹麦和奥地利开展了国家层面的保护工作 , 目前正在德国和其他国家开展新项目 。 例如 , F.excelsior和F.angustifolia的参考基因组已被测序 , 并且能够区分抗性和易感F. excelsior树的新标记也已经开发 。 另一边 , 奥地利正在进行测试 , 旨在评估从抗田间母树收获的数千棵欧洲灰树苗对亚行抗性的后代 。
但抵抗白蜡的病害并没有这么简单 , 导致俄罗斯白蜡大量减少的原因——翡翠灰蛀虫(Agrilusplanipennis EAB)已经入侵欧洲领土 , 并对同一地区的欧洲白蜡物种构成威胁 。 持续监测天然林林分以及田间试验中的白蜡活力在未来仍然尤为重要 。
推荐阅读
- 通过原子 Pt 限制降低碳化钒 MXene 的高氢结合强度以实现对 HER 的高活性
- 柔性锂硫电池中抑制梭动效应的集体穷尽MXene和氧化石墨烯多层
- mv 美国宇航局发射“露西号”飞船探索太空,寻找太阳系中的化石!
- mv 一种氮掺杂的 NiCO2S4/CoO 空心多层异质结构微球,用于锌空气电池中的高效析氧
- 纳米 MOF衍生的超细碳化钼纳米颗粒负载在泡沫镍上的原位生长作为高效的析氢电催化剂
- 电化学 Yury Gogotsi 固溶MXenes的可调节电化学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