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 年中国旅游市场分析报告( 三 )



以国庆假期为例 , 从各省接待游客以及旅游收入来看 , 四川省一马当先 , 黄金周期间接待游客6782.28万人次 , 实现旅游综合收入509.04亿元 , 按可比口径比较 , 分别恢复到2019年同期的99.95%和95.97% , 较2020年同期分别增长29.85%和21.41% 。 此外 , 江苏、江西国庆假期旅游收入均超400亿元;河南、贵州紧随其后 , 位于“300亿元梯队”;浙江、广西、上海、广东排序稍后 , 位于“200亿元梯队”;另有辽宁、云南、北京、吉林、甘肃5省份国庆旅游收入超100亿元 。 按游客接待量统计 , 四川、河南、江西国庆期间均接待游客超6500万人次 , 合计约2.00亿人次 , 占国内旅游出游总人次的比例达38.83%!贵州、广东、江苏、广西也是“游人如织” , 游客接待量均在3000万人次以上;浙江、辽宁、云南、上海、甘肃、吉林、福建7省份游客接待量均超千万 。

以国庆假期为例 , 从具体景区客流情况来看:1)自然景观类景区:10月1日至7日、峨眉山风景区、乐山大佛风景区等客流基本恢复至疼前同期水平 , 黄山风景区、杭州西湖景区等客流恢复至疫前同期的七成左右 。 张家界各重点景区客流恢复至疫前同期的四至五成 。 2)演艺类景区:宋城演艺国庆7天各大千古情等主秀演出229场 , 恢复至疫前同期八成以上:接待游客超150万人次 , 其中散客占比83%:营业收入约1亿元 , 恢复至疫前同期的75% , 其中源自散客的收入已基本恢复至疫前同期水平 。 3)环球影城:环球影城对旅游的带动作用显著 , 国庆期间 , 北京外来消费增长超15% 。 国庆期间 , 北京环球度假区延长营业时间、增加演出频次 , 平均单日入园人数超2.5万人次 , 其中外省市购票游客约占五成:同时 , 北京市文旅局推出10条“环球度假区+”主题游线路 , 放大环球度假区溢出效应 。 据银联大数据显示 , 外来游客在京商品消费金额增长16.3% , 住宿、文化娱乐类消费金额同比分别增长27.5%和18.6% 。

三、国内旅游市场的发展趋势
疫情进入第三年 , 疫情依然是左右旅游业复苏的关键因素 , 今年的旅游业开局并不乐观 , 但是旅游消费和休闲度假等弹性需求将会进一步的释放 。 中国旅游研究院出游意愿专项调查数据显示 , 2022年第一季度居民旅游意愿为85.32% , 同比增长3.15% 。 这意味着旅游需求的基本面还在 , 并稳步恢复至疫前水平 。 受流动性管控政策影响 , 近程与本地游需求进一步增长 。 从搜索量、预定量、关注度等先行指标来看 , 高品质的微旅行、宅度假和文化消费需求将得到进一步释放 , 高频低价仍是主流需求 。 近程、散客、休闲、体验成为主体 , 研学、自驾、旅游专列、宿营等产品需求旺盛 。
近期 , 世界旅游组织表示 , 预计2024年全球旅游业才能完全恢复至疫情暴发以前的水平 。 而此前 , 该组织秘书长祖拉布?波洛利卡什维利宣称 , 全球旅游业最有可能在 2023 年之前恢复到大流行前的水平 。
【|2021 年中国旅游市场分析报告】中国旅游研究院预计 ,2022年国内旅游人数39.80亿人次 , 国内旅游收入3.81万亿元 , 同比分别增长19%和27% , 分别恢复至2019年同期水平近七成 。 预计2022年出入境旅游人数将同比增长2成 , 恢复至2019年的25%左右 。 长期来看疫情倒逼行业内部洗牌 , 减少供给 , 疫情基本受控后需求恢复作用下行业景气度有望加速上升 。 疫情仍将是新一年里影响旅游经济发展的最大变数 , 但复苏向上的进程不会停止 , 创新发展的势头不会减弱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