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球版“国际空间站”:主导者众望所归,多个嫦娥探测器蓄势待发( 四 )


考虑到嫦娥七号会在嫦娥六号之前实施发射 , 此时月面并没有携带无线电信标的探测器 , 因此预计嫦娥七号会选择地形相对导航技术实现月面定点着陆 , 就是将着陆航迹附近的导航信息提前注入探测器计算机 , 在降落过程中通过实时拍摄影像与计算机内的导航点进行比对 , 进而控制登月航向实现定点着陆 。

嫦娥探月三期已经攻克基于机器视觉理念的安全降落技术
抵达月面后 , 嫦娥七号将分别释放巡视器与飞跃探测器 , 后者可直接飞入月球南极的永久阴影区探测水冰 , 它的着陆腿还可以实现月面行走功能 , 同时飞跃探测器具备反复起飞着陆功能 。
关于嫦娥七号的信息就介绍到这里 , 而其能力之强大并不是有限的篇幅可以完全展现 , 好在此前巅峰高地已经推出了关于嫦娥七号的详细分析文章 , 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翻阅往期文章查阅 。
目前世界上各有实力的航天大国都在瞄准月球南极 , 因为这里有连续光照的能源优势 , 且永久阴影区中富含水冰资源 , 然而最先获得月球南极月壤样品的却必定是我们 , 这就有赖于紧随嫦娥七号之后发射的嫦娥六号 。

月球南极
嫦娥六号是嫦娥五号的备份 , 是一款采样返回探测器 , 目前相关系统载荷与设备都已经完成生产 , 而距离正式发射任务还有几年时间 , 相信它会有相较于嫦娥五号更多的性能改进 , 比如定点着陆能力的改装是可以预期的 , 这样就能形成嫦娥七号勘察嫦娥六号采样返回的任务衔接 。

嫦娥六号是嫦娥五号的备份探测器
与嫦娥七号、嫦娥六号同时期执行发射任务的俄罗斯探测器是月球-25号、月球-26号、月球-27号 。 根据目前进度来看 , 月球-25号与月球-26号在2025年前发射基本没有问题 , 预期月球-27号会在此时间点之后发射 。
月球-25号按照计划将于今年7月发射 , 这将是月球系列无人探测器时隔四十五年之后的再次发射 , 也将是俄罗斯立国以来的第一个月球探测器 , 肩负着重塑其作为深空探测大国地位的历史重任 。

月球-25号探测器
月球-25号是一款月球着陆探测器 , 将由联盟2.1b火箭发射 , 发射质量约1.75吨 , 计划着陆月球南极地区 。
月球存在天平动现象 , 所以高纬度极区会在全年的部分时段对地球不可见 , 由于月球-25号没有中继卫星支持 , 就必须考虑到对地球直接可见(通信)的因素 , 同时还要顾及全年光照度对太阳能电池板的发供电支持 , 两种因素叠加限制了它的高纬度地区着陆与生存能力 。

联盟2.1b运载火箭?
因此其首选登陆地点是月球南极临近极圈的位置 , 即曼齐尼撞击坑西南处一块相对平整的地区 。

曼齐尼撞击坑
月球-25号由于没有携带巡视器 , 所以只能进行原位探测 , 携带了6至9套科学载荷 , 其中包括一台展开作业半径达1.5米的机械臂 , 它可以采挖深度约30厘米的风化层月壤 , 并至少采集30次 , 旨在分析极区月壤中的易挥发物 。
月球-26号的计划发射时间是2024年 , 与月球-25号一样 , 它也将在东方航天发射场使用联盟-2.1b火箭发射 , 不同的是 , 它不需要登陆月球表面 , 而是一颗肩负月球全球遥感探测的卫星 。

月球-26号绕月卫星构型图?
该探测器搭载有立体相机、月球伽马和中子光谱仪、傅里叶光谱仪、次表层雷达、磁力计、太阳风监测器、高能离子电子能谱仪、中性粒子探测器等科学载荷 , 主要任务是 , 绘制全月球立体影像图;绘制月球矿物成分图;绘制月球表面水冰分布图;研究地下层的结构;研究外逸层、月球的等离子体环境以及等离子体与地表相互作用 。
立体相机的分辨率只有2至3米 , 虽然这一数据远不及嫦娥七号轨道器与LRO卫星搭载的高分相机 , 但该相机获取的立体影像图的高程数据更加精准可靠 , 同时也有较大的成像幅宽 , 使得该相机只需一年时间就可以获取全月球的立体影像图 , 效率更高 。
月球-26号将与嫦娥七号进行中继通信协作 , 嫦娥七号部署在月球南极的着陆器、巡视器都可以通过月球-26号的中继通信天线与地球通信 。
2025年之后发射的月球-27号的着陆地点将进一步靠近月球南极极点 , 携带有类似嫦娥五号的旋转冲击钻钻杆 , 可以获取2米深度的月壤样本 , 也搭载有机械臂 , 预期可以获取月面不同点的月壤样本进行原位分析研究 。

月球-27号着陆平台继承自月球-25号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