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云水库|2022旅游业:激发内生动力 迸发创新活力

密云水库|2022旅游业:激发内生动力 迸发创新活力

文章图片

密云水库|2022旅游业:激发内生动力 迸发创新活力

文章图片


国家发展改革委、文化和旅游部等14个部门近日联合出台针对服务业领域的一揽子纾困政策 , 为旅游消费增长和旅游产业创新注入了坚定信心 。 在用好用足各项政策、措施的同时 , 旅游业如何适应疫情防控常态化形势下的市场需求变化 , 努力化危机为契机、转压力为动力 , 提升企业乃至行业抗风险能力 , 乃至共同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旅游企业的回答是积极探索创新发展模式、创新产品供给 , 以创新激发内生动力 。
回归行业本质 , 把脉创新方向
“2021年国内旅游市场已经进入了V字形缓慢复苏增长的上升曲线 。 2021年上半年 , 国内56家A股文旅上市公司中87.5%的企业实现营收同比增长 , 相比2020年 , 净利润合计增长了4倍多 。 ”新旅界创始人、CEO李阳表示 , 也有很多文旅企业出现了经营问题 , 刚性需求很难转化为旅游市场需求 。 如何服务好本地居民和周边市场游客 , 成为未来一段时间里文旅业者应该思考和积极布局的方向 。
“文旅产业是一个不断迭代的生态系统 , 需要涌入新元素、新模式 , 使其螺旋上升 。 对于企业和项目而言 , 需要以前瞻性的战略、创新性的思维卡位高点和远点 , 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突围 。 ”新旅界研究院研究总监杨佳旭说 。
“2022年文旅需要把握3个关系 。 第一是新与旧 。 旧是传统、经典 , 新是模式、运营、组织、产品、内容等的创新 。 第二是轻与重 。 轻资产当然是好事 , 但没有重资产的积累哪来的轻资产?第三是泛与专 。 企业规模大可以做泛 , 企业规模小只能求专 。 ”世界旅游城市联合会首席专家、中国旅游协会休闲度假分会会长魏小安表示 , 目前疫情防控讲究快速反应、精准防疫、动态清零 , “快、精、动”也应该是中国文旅行业的发展策略 。
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教授魏翔指出 , 当下消费结构正在向服务型消费转变 。 同时 , 消费趋势也发生了变化 , 从人力和资本密集型向技术和知识密集型升级转变 , 从场景结合发展到生产融合 , 并体现为服务机器人化和消费的人机协同化 , 并从单点创新转向全时性、全域化创新 。 全时性要求消费场景要向个性化、创意化、沉浸化转变;全域化则要求消费场景要向多维度要素融入 , 延伸产业链 。
【密云水库|2022旅游业:激发内生动力 迸发创新活力】当消费从重享受、重身份、重体验向重内化、重价值、重转化升级时 , 文旅企业如何应对?魏翔认为 , 旅游1.0时代靠流量发展 , 但未来旅游业发展靠的不是流量 , 而是质量 。 随着消费平替化、扁平化 , 行为智能化 , 新冠肺炎疫情正在使文旅加速向常识回归 , 回归至休闲化、本地化和社会化 。 “比如社会化 , 旅游企业到乡村去 , 就要做社会型企业 。 企业的目标是盈利 , 但村民的目标是致富 , 如何实现这两个目标是一个新挑战 。 ”魏翔说 。
面对新变化、新趋势 , 旅企全力接招
在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 , 旅游企业面临较大的困难 , 但也有很多企业通过积极创新求变取得了非常可喜的成绩 。 开业15年之久的北京欢乐谷 , 通过不断推陈出新的营销措施、产品体验 , 2021年整体业绩创下历史新高 。 位于江苏常州溧阳的天目湖景区 , 创新推出高端住宿项目竹溪谷 , 依托长三角地区休闲度假市场 , 去年春节等节假日基本都是满房状态 , 2021年全年平均房价约为2350元/间 。
“当前 , 文旅行业发展面临3个常态化: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追求常态化、疫情防控常态化、高质量发展常态化 。 这要求我们行业、企业在积极争取政策扶持的同时 , 更要转变思路、探索转型、寻找新增长极 , 增加内生动力 。 ”景域驴妈妈集团高级副总裁、奇创旅游集团总经理马磊说 , “因此 , 我们主要围绕完善规投建运销产业链服务、大力推进‘科技+’融合发展、打造区域文旅IP引擎等方面进行了主动探索 。 ”
马磊介绍 , 在与目的地政府、地方文旅投集团和各类企业合作中 , 他们更重视发挥好规划咨询、投资建设、运营托管、IP新业态植入、互联网营销等一站式服务 , 重视文旅开发对区域资源整合、就业带动、乡村振兴的综合作用 , 重视文旅产业的社会效益创造 。 比如奇创旅游集团提供一体化服务的乡村振兴综合体项目——江西景德镇高岭·中国村景区 , 依托瓷、茶与大唐茶市等区域特色新业态 , 2021年国庆开业7天接待游客超过20万人次 , 不但带动村民直接就业 , 更带动周边乡村业态的消费 。 其他一站式服务打造的IP项目——山东淄博聊斋城沉浸式度假区、安徽广德太极洞景区等 , 预计今年试运营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