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济仁肝癌脾虚湿热方的配方组成

【配方组成】党参18g,山药20g,厚朴10g,半夏12g,焦
三仙各10g,夏枯草12g,金钱草30g,虎杖24g,半枝莲30g,龙葵20g,白英20g,蛇莓20g,猪苓18g,三棱15g,莪术
15g,赤芍24g,鳖甲20g,丹参18g,紫草18g,山慈菇10g,牡蛎10g,石见穿24g,乳香18g,没药18,三七12g,水红花子15g
【作用与功效】健脾益气,清利湿热,行滞化瘀.
【适应证】肝癌脾虚湿热型.
【李氏临证心得】脾虚湿热型,症见:肝区肿块,质硬时痛,脘腹作胀,或有腹水及下肢水肿,形体消瘦,精神不振,面色苍暗,或有低热起伏,纳呆食少,二便如常或便溏溲黄,舌质红,或边有瘀斑,苔黄腻,脉细弦.证属脾失健运,湿热瘀滞.治宜健脾益气,清利湿热,行滞化瘀.常用药物:党参、山药、厚朴、半夏、焦三仙以健脾化湿和胃;夏枯草、金钱草、虎杖、半枝莲、龙葵、白英、蛇莓、猪苓以清热解毒利湿;三棱、莪术、赤芍、鳖甲、丹参、紫草、山慈菇、牡蛎、石见穿、乳香、没药、三七、水红花子等行滞祛瘀消积,则脾健而湿热瘀滞缓解获效.
若兼见腹水肢肿,乃脾虚不健、水湿内停所致,故用参苓白术散,茯苓易猪苓,加黄芪以健脾温肾消水,加葶苈子、桑白皮以宣利肺气,增行水之功.
【解读赏析】治肿瘤要提倡中西并举,中医和西医的结合是吸取各自的特长,共同发挥作用,且能弥补双方的不足.
对于有些肿瘤的治疗有公认的好方法时,如乳腺癌手术、鼻咽癌放疗、淋巴瘤化疗等,仅以中药治疗是舍本求末,除非这些肿瘤患者已呈晚期状态.
中医药的好处是对绝大部分的病人能改善生存质量,间接地增强免疫功能,减少手术、放疗、化疗的不良反应和复发以及远处转移,提高患者的远期疗效和生存率.从形式和性质分析,西医的治疗是针对肿瘤本身,是局部治疗,较直接;中医的治疗是考虑患者全身状况,从整体出发的辨证论治,比较间接,可理解为局部治疗实为祛邪,整体治疗乃为扶正.扶正和祛邪正是肿瘤治疗的最基本原则.既然西医有祛邪的有效手段,故在中医治疗上尽可能地以扶正为主.
"积之成者,正气不足,而后邪气踞之".通过补充患者正气,以调动机体内阴阳气血,脏腑功能平衡,配合西医的手术、放疗、化疗以祛邪.祛邪之正为扶正,扶正亦正为祛邪.
即使晚期癌肿西医不能简单奏效,中医仍能辨证运用,病至后期,体虚更不可伐,伐则更易伤正,补益正气尤显得重要.
【李济仁肝癌脾虚湿热方的配方组成】应当研究的是,中医和西医相结合,不能简单地认为何时用中医,何时用西医,或者中医、西医叠加.如何让这两种扶正与祛邪的方法互为互用,相辅相成,才是最为重要的.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