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孩子在学习上自律很难吗?( 三 )



我这里有几点沟通上的建议供各位家长参考:
①.说话说“一半”
如果你确定自己要说的内容比较偏重“道理” , 例如不好好学习会怎样 , 自己不学其他同学都在学会怎样等等 , 这些道理往往是小孩子听不懂 , 大孩子不爱听 。 但作为父母总觉得不说又不行 , 因为这些道理都是事实 , 如果不说 , 就怕孩子真的就这样发展下去了 。
我建议如果家长发现孩子对我们说的道理比较排斥的话 , 那就尽量说话说一半 。

把发现的问题客观陈述出来 , 不要做过多的解读 , 然后只需要表达自己对这些事情有些担忧 , 至于“为什么会担忧?”“具体该怎么解决?”等可以不要说 , 如果真的憋不住 , 那就尽量不要说得太详细 。
我们的目的一个是让孩子知道现在的问题 , 第二个是引起他的思考 , 而不是为了让孩子接受我们的所有观点和要求——否则孩子就一直在被“他律” , 很难“自律” 。
②.“我是来帮你的”
亲子之间良好沟通的基础其实就是“关系” , 关系好了无话不可说 , 关系不好半句都嫌多 。
一般来说当父母开始焦虑、烦躁孩子“自律”问题时 , 可能亲子关系也已经出现问题了 , 这个时候父母再去说教、管教的效果会极差 。
反之如果家长能够调(憋)整(住)好(别)心(发)态(火) , 给孩子展示出来的是我们知道他遇到了困难 , 可能只靠他自己确实是难以解决 , 但不要沮丧也不要气馁 , 一定要有信心相信我们一定能行——因为爸爸妈妈一定会帮你的 , 而且是真的能帮助到你 。

我知道这真的很难 , 对脾气急的父母来说可能真的会憋出内伤来也说不定 , 但谁让咱们没生个来“报恩”的娃呢?
如果真觉得憋得难受 , 该出去遛弯就去遛弯 , 该出去购物甚至是报复性消费就去消费 , 该找朋友们倾诉发泄就去发泄 , 总之不要在孩子面前“露怯” , 要时刻表现自己胸有成竹、积极自信的姿态 , 否则是很难获得孩子信任的(尤其是对青春期的孩子) 。

至于孩子拒绝沟通的情况 , 肯定会更复杂 , 但坚持上面的原则很重要 , 因为这样才不会让关系进一步恶化 , 至于这种情况怎么解决 , 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
③.先定一个小目标
这个目标也可以理解为是计划 , 它们其实本就是一体的 , 因为要实现目标通常都需要先分析、分解目标 , 然后制定计划去达成 。
但我这里要重点突出的是“小”字 。

无论是目标还是计划 , 都一定要小 , 一定要“触手可及” , 甚至都不需要“跳一下” , 只需要“踮起脚”就能够到的就行 。 如果孩子基础或者学习态度确实很差 , 咱们都不要“踮起脚” , 哪怕是“有所不足”的计划也是可以的 。
例如对那些基础非常薄弱的孩子 , 我们根本不需要去要求孩子必须提高多少分、进步多少名 , 就算是鼓励孩子“你一定行” , 往往孩子自己也不信的 。 这种情况我们就干脆直接“自己跟自己比”就行了 , 一点也不要提跟别人比这茬 。

我们的目标、计划都是围绕补基础进行即可 , 而在这个补的过程中多给孩子一些积极的肯定 , 那么再加上孩子自身的提高 , 他们会越来越有信心的 。
尽管起初孩子的进步速度会比较缓慢 , 但因为是“质”的变化 , 那么随着“量”的变化必然会让这种反应变得越来越强烈 , 孩子的进步绝对不会是“允许”的 , 一定是一个加速的过程 。
什么?
看到这里感觉被骗了?说好的“自律”培养呢?

其实当我们真的做到这些的时候 , 孩子就基本能够自律了——一个在学习上有能够达成的目标和能够完成的计划的孩子 , 身边还有能够不断帮助自己、支持自己、理解自己、鼓励自己的父母 , 这样的孩子在学习上又怎会不自律呢?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