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 , 社会上的这种观点 , 无论是从理论还是所举的例子上 , 都根本站不住脚 。
看到这 , 某些坚定病毒变弱理论的朋友 , 可能还会反驳我 , 表示:奥密克戎毒性不是变弱了吗?
第一 , 那要看跟谁比 。
上面 , 给大家系统梳理新冠病毒演变 , 不是当摆设的作用 。
奥密克戎毒性更弱 , 是相比于上一代新冠霸主德尔塔而言 。
一种病毒 , 有没有变强 , 不是个体的对比 , 而事实是要看整个演变链 。
从原始毒株到现在的奥密克戎毒株 , 毒性有下降吗?
整体趋势上 , 毒性实际上是在增强 。
第二 , 我们还得从整体的破坏力上去考量 。
毒性并不仅仅考量的是对个体的伤害程度 , 同时也要从整体的角度衡量 。
就好比一种百分之百致死的病毒 , 但是它几乎不存在传染性 , 所以只会造成少数的死亡现象 。
拿这种病毒 , 去比较那种能够在短时间内 , 感染成千上万人的病毒相比 , 谁的破坏力更强?
奥密克戎虽然对个体的杀伤力更低 , 但传播能力堪称新冠之最 。
即便致死率很低 , 但也顶不住感染人群基数大 。
在今年3月25日 , 我国召开的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 。
疾控中心流行病学首席专家吴尊友就表示:
有研究将2021年8月、9月和10月德尔塔毒株的感染情况与2021年11月、12月和2022年1月奥密克戎毒株的感染情况进行了对比 。
研究发现 , 感染德尔塔毒株的病死率确实高于奥密克戎毒株 , 但是由于奥秘克戎毒株感染的人数多 , 因此奥密克戎毒株造成的死亡人数超过德尔塔毒株 。
从目前的种种迹象表明 , 新冠病毒并没有变弱 , 相反 , 它更强了 。
所以张文宏才会说 , 这是抗疫两年以来最困难的时期 。
05
写在最后
奥密克戎发展至今 , 并没有停滞不前 。
同样的 , 作为RNA病毒 , 它也在时刻发生变异 。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报道 , 奥密克戎具有3种子变体 , 分别是:BA.1、BA.2、BA.3 。
其中BA.2的传播性最强 , 相比于原始奥密克戎毒株高出30% 。
它也被称为“奥密克戎的妹妹” , 不过很显然 , 这个“妹妹”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
另外 , 根据目前最新消息 。
奥密克戎这些子变体也在传播过程中 , 出现了交叉重组现象 。
又形成了一种新的变异体 , 名为XE 。
这种毒株 , 是奥密克戎子变体BA.1和BA.2的结合体 。
在今年1月19日发现于英国 。
当前 , 该病毒的感染病例人数虽然只占到总病例数的1% 。
但是绝对不容小觑 。
因为从截止3月16日的数据来看 , XE的增长速度比BA.2还要高9.8% 。
对此 , 科学家表示:XE病毒的传播速度要比BA.2还要快10% 。
由此可见 , 新冠病毒那是紧咬着我们不放 。
人类和新冠病毒的这场战役 , 还在继续 。
所以 , 各位 , 千万不要放松警惕 。
也不要低估新冠病毒的狡猾 , 更不要信奉所谓的病毒会变弱的理论 。
在病毒面前 , 从来没有躺平的说法 。
对付它们 , 唯有亮剑!
推荐阅读
- 历时42年,人类基因组计划终于完成!
- 为什么神舟飞天要携带种子?背后是两千亿的市场,太空育种很厉害
- 外星生物真的存在吗?证明宇宙还有其他生命的7个科学证据
- 月球居然是个启动地球的开关?地球已经被启动了七次了?
- 6米岩石被完美切割成两半,仿佛悬在空中,科学家纷纷提出猜想
- 地外生命就在太阳系内?科学家:冥王星发现生物氨化合物
- 你知道海洋最深处有什么秘密吗,分享几个海洋最深处的有趣知识
- 晒被子后有“太阳味”,其实是螨虫的尸体味?科学家:太阳的功劳
- 美国科学家首次完成“远程遥控大脑”实验,他们到底要做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