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下潜深海万米并在此发现垃圾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本不该在海底出现的塑料却展现在人们面前 , 令人百思不得其解 。
这让人有一种人类无处不在的感觉 , 塑料作为一种日用品 , 制造历史不长却充斥如今的每一个角落 , 真是很牛了 。
原本应该是人烟罕至的深海 , 现如今也在遭受侵害 。 为什么这类垃圾几乎无处不在?塑料的破坏性有多强?深海底下发现的塑料意味着什么 , 而人类还能做些什么?让我们带着疑问跟随科学家们的脚步去看看 , 塑料在如今有多猖狂 。
深海探测下的塑料垃圾堆积此次发现来自于日本海洋研究开发机构、联合国环境划署世界保护监测中心的数据 , 他们公开了过去三十年里 , 潜水器收集的海底垃圾图像数据 , 主要研究对象是深海6000米的白色垃圾分布区域的变化 。
该项目研究结果主要来自1983年~2014年日本载人潜水器所拍摄的图像及视频的分析 。 潜水地点主要位于北太平洋西部、日本群岛周围 , 并向南延伸至马里亚纳海沟和帕劳海沟 。
研究报告指出 , 在5010次潜水记录中 , 一共检测到3425件人为碎片物品 , 其中塑料是最常见的类别 , 占据所有碎片的33% 。 其次是金属、橡胶、渔具、玻璃以及其他人为垃圾碎片 。 而在这些塑料中 , 有89%是一次性塑料 。
北太平洋东部、南太平洋和印度洋是塑料垃圾存在最多的地方 , 一次性塑料垃圾占据整个塑料碎片的100% 。 进入6000米以上的深海区域后 , 塑料碎片的比例增加到50% , 一次性塑料垃圾为92% 。
即便是太平洋最深底部的马里亚纳海沟 , 这里深度超出一万米 , 同样也有着来自人类的塑料垃圾 。
这是人类首次在深度超过6000米的海底发现塑料垃圾 , 而且越靠近底部 , 这种塑料垃圾的完整度越高 , 越不碎片化 。 此次研究还揭示了塑料垃圾的整体分布变化 , 从报告的数据来看 , 潜水越深 , 塑料密度分布越低 。
另外以日本群岛为例 , 高密度的塑料碎片并没有随着海洋深度变化而减少 。 这些塑料垃圾由于具有高浮力的特点 , 特别容易在全球范围内进行传播 , 它们可以通过洋流运动或者其他物理机制流动 , 最后沉积在深海底部 。
而来自欧美国家的报告显示 , 人口数量庞大的沿海城市 , 海底垃圾数量比其他地区更多 , 它们很容易堆积在海洋底谷和低洼海域 。 该研究还表明 , 海洋表面的塑料容易聚集在特定的海域 , 并随着海水循环沉入深海 。
研究人员在随后的分析中还发现 , 这些塑料会进一步分解为微米级别的颗粒残留在水中 。 包括化妆品微粒、塑料微粒、化纤微粒等等 。 如果想要对深海进行垃圾回收相当困难 , 无论从技术层面还是成本方面来讲都难以实现 。
除此之外 , 最近两年由澳大利亚研究机构公布的数据来看 , 这些深海垃圾有增无减 。 澳洲研究人员在对澳大利亚周边地区的海域进行潜水采集时统计出的数据表明 , 塑料微粒比以前的深海研究记录高出25倍 。 数据统计的结果指出 , 全球深海约有1400万吨的污染物 , 深海塑料污染远比海洋表面更严重 。
为什么塑料垃圾难以被自然界分解?它将会对生态环境造成哪方面的影响呢?
难搞定的PE材料一般来讲 , 我们日常生活中使用的塑料是通过PE材料制作得来 。 PE材料全称叫做聚乙烯 , 这是一种化学聚合物 。 它的主要原材料是石油 , 石油里面提取出乙烯单体 , 然后通过聚合反应将乙烯分子组合在一起 , 形成一个完整的分子链 。
推荐阅读
- 科学家认为虚无并不存在,真空并非空无一物
- 为证明时间的不存在,科学家让一女性在洞穴居住130天,结果如何
- “有一说一”的物质元素从何而来?(上)
- 我们经常听说反物质和暗物质,这两种神秘的物质有什么区别?
- 寻找外星世界:1.25亿公里之外的一颗星球,数百公里深的地下海洋
- 细胞信号反应-扩散模型,已被用于预测生物膜中信号浓度的积累
- 物理学家认为他们终于破解了史蒂芬·霍金著名的黑洞悖论
- 视觉检测通常是主观的,并且发生在瞬间,因此很难在后期确认
- 反引力物质的正经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