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 从公域到私域
起家于大平台 , 虽带给飞猪“成长的烦恼” , 却也带来了独特的优势 。 如上文所述 , 飞猪是打开阿里流量池的一扇窗口 , 与超级大客的合作即是这种能力的有效表达 。
2021年3月19日 , 希尔顿酒店集团宣布与飞猪的合作进展 , 首次向合作伙伴开放打通会员等级 。 在高星酒店集团领域 , 飞猪“朋友圈”继续扩容 。
几年前 , 阿里与万豪的牵手堪称业内瞩目 , 两家公司以成立合资公司的大手笔投入进行合作 , 承接飞猪万豪旗舰店、万豪中文官网、万豪无线端中文App的运营 。 这意味着 , 在飞猪上的旗舰店将成为一个和官网、App一样重要的“阵地” 。
2月24日发布的阿里巴巴2022财年第三季度财报显示 , 截至2021年末 , 阿里巴巴全球生态系统的年度活跃消费者达到12.8亿人 , 其中中国消费者9.79亿人 。 电商的流量规模虽然低于抖音、微信等内容社交应用 , 但“消费者”意味着真金白银的支出 , 转化的价值毋庸置疑 。 这些消费者分布在相对多元的产品中 , 淘宝、支付宝、钉钉、高德和后起之秀的淘特都已有飞猪的酒旅服务接入 。 对相对低频、刚需特征不明显的酒旅行业来说 , 背靠阿里流量体系的飞猪提供了不可替代的优势 。
比流量池更重要的 , 是使用流量的能力 。 中介和供应商往往产生获客主体的竞争——谁来吸引消费者?消费者对谁产生信任心智?
在飞猪框架内 , 公域流量的价值 , 最终将为私域流量的转化服务 。 从运营形式上看 , 飞猪延续了电商的运营方式 , 由商家将“官网”以店铺搬入公域流量平台 , 从经营的角度出发 , 这样的叠加比推广一个单品牌的私域更有效率 。 在此过程中 , 飞猪承担了技术服务者的工作 。 在双十一等大促场景下 , 通过电商直播、达人带货等形式 , 酒店将房间以套餐形式打包 , 在飞猪实现销售额的快速上扬 。 与此同时 , 其在飞猪旗舰店的粉丝数量同步飙升 。
但飞猪此次变化最令外界担心的点在于 , 飞猪组织改革之后阿里会不会切断或者减少对飞猪的资源支持?比如商家最关心的——流量 。
这样的疑虑并非没有道理 , 毕竟当今旅游业携程老大地位稳固 , 美团到店酒旅也并不缺流量 , 在携程系、美团和飞猪的三角中 , 压力都来到了飞猪的一侧 。
但此次改革中亦透露出一个重要的信息:阿里集团在为飞猪注入资金和战略资源的基础上提供更大空间 , 让其推进一系列适应旅游业特性的制度变化 。
换而言之 , 飞猪有了制度上的灵活性 , 但来自母公司阿里的支持并没有缩减 , “战略资源”中必不可少的显然是流量 。 而从投入产出的视角看 , 旅游虽规模不大 , 但确是产生稳定利润的赛道 , 阿里当然也不会轻易放手 。
在行业低谷时求变 , 意味着更多的质疑 , 但同时也意味着更多的试错机会和更小的试错成本 。
【阿里巴巴|飞猪“落地”】在疫后旅游需求爆发的最大确定性面前 , 飞猪眼前的改革时机短促而珍贵 。 阵痛之余 , 考验飞猪的是咬紧牙关加速的耐力 。 这决定了其在市场呈现复苏时 , 是否能够真正承接市场的爆发式增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