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星移民已成定局?解密马斯克的星舰计划,人类变革先驱!( 二 )



当时马斯克认为 , 火箭价格昂贵是因为它们只能作为一次性用品 , 发射一个之后就得再研发另一个 , 重新制作的时间成本比较昂贵 , 他就要研发一款可回收的火箭 。 当时的火箭专家纷纷认为不可思议 , 但是总觉得这个想法是能够被实现的 , 当时第一个被研发出来的火箭被命名为“猎鹰一号运载火箭” , 想要让它变成可回收发动机的研发重中之重 。

马斯克当时把汤姆穆勒给找来了 , 因为他有着十五年的火箭研发经验 , 不仅是SpaceX首席技术官 , 还是创始人之一 , 他为SpaceX研发了梅林发动机 , 是世界最先进的液氧跟煤油火箭发动机 , 不仅廉价还能做到重复使用 , 可靠性也高还好生产 。 虽然当时都说他是炸火箭炸出来的 , 但是大家都不太清楚的就是NASA跟其他国家的航天局失败得更多 , 最后研发出来的猎鹰一号是全球第一枚 , 由私人资金建造出来可重复使用的火箭 。
2006年的时候 , 猎鹰一号成功起飞 , 这个时候马斯克的一亿美金花得也差不多了 , 他还要兼顾特斯拉SpaceX当时面临破产的危机 。 随后马斯克就公布要研发猎鹰五号火箭 , 他需要新的投资 。 2008年让马斯克一度陷入绝望之中 , 当时他只睡四个小时没日没夜地在工厂 , 就连工程师也是头昏脑涨 , 当时的特斯拉跟SpaceX都面临同样的危机 。 马斯克的压力可想而知 , 随后他孤掷一掷决定直接研发有9个引擎的猎鹰九号 , 用它来代替美国落后的航天飞机 , 公司想要继续运转必须得拿到NASA的订单才行 , 当时他不止一次举荐自己强调它的好处 。

【火星移民已成定局?解密马斯克的星舰计划,人类变革先驱!】
NASA的局长觉得他就是在忽悠自己 , 最后还是改变了主意给了马斯克一笔16亿的订单 , 给国际空间站运输十二次物资 , 这当时就是救命钱 , 要是再晚来几天马斯克可能就撑不住了 。 主要是当时俄罗斯敲竹杠敲得太狠了 , NASA受不住了 , 波音公司烧了42亿也没成果 , 就死马当活马医 。 主要还是马斯克报价够便宜 , 单次报价只要6千万美元 , 有了这笔救命稻草之后SpaceX发展得特别顺利 , 各种技术都获得了突破 , 现在猎鹰九号发射一次能携带60颗卫星了 , 订单也排得满满的 , 把其他国家一些火箭价格都给打压下来了 , 之后更是研发出来了龙飞船 。

2012年 , 由猎鹰九号送到太空为国际空间站输送了物资 。 这次成功之后又接到了26亿的合同 , 给国际空间站输送人员 。 2020年八月 , 载人龙飞船搭载着两个宇航员跟国际空间站成功对接 , 如果不是马斯克的可回收火箭 , 还不知道多久才能够实现 。 2017年 , 马斯克提出“星舰计划” , 它会代替龙飞船跟猎鹰火箭在太空执行任务 , 由两级组成 , 一级是超重型推进器 , 还有一个是搭载人员的星舰 , 之前用的都是梅林发动机 , 要是登陆火星计划的话就得研发更强的发动机才行 。


一种被称为猛禽的发动机装备在了星舰上面 , 使用了安全可靠的甲烷做燃料推进效率非常高 。 星舰的舰体用了特种不锈钢 , 马斯克认为不锈钢不仅更耐高温 , 强度还高 , 还容易加工 , 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便宜 。 由于不锈钢的高耐温性在返回地球的时候也不需要另外安装隔热瓦 , 星舰发射太空之后载人飞船和火箭分离 , 火箭会进行回收工作 。 星舰高122米跟四十层的大楼差不多高 , 最高载人量100人 , 最上面是功能舱下面都是乘客的休息舱有68个床位 , 还特意开有窗户 。 这是为了保证长时间的太空旅行不会太压抑 。



第一层是货仓 , 第二层放的是宇航服 , 还有船员休息舱 , 第三层是健身房和淋浴的多功能舱 , 第五层是餐厅储备了一年的食物量 , 最上层是观景台 。 2025年之后会有100个志愿者乘坐星舰前往火星 , 舰体分离之后火箭再次运送燃料 , 补充好燃料的载人星舰开始向火星进发 , 到时候会展开太阳能电板 , 在太空飞行7个月之后进入火星 , 这些先驱者会为后续的人铺平道路在新的发射平台建立起来之前很有可能回不来了 , 这就是有去无回的单程票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