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勃发现史上最远恒星,距离129亿光年,是怎么被发现的?


哈勃发现史上最远恒星,距离129亿光年,是怎么被发现的?


文章图片


哈勃发现史上最远恒星,距离129亿光年,是怎么被发现的?


文章图片


哈勃发现史上最远恒星,距离129亿光年,是怎么被发现的?


文章图片


哈勃发现史上最远恒星,距离129亿光年,是怎么被发现的?


文章图片


哈勃发现史上最远恒星,距离129亿光年,是怎么被发现的?


文章图片


哈勃发现史上最远恒星,距离129亿光年,是怎么被发现的?


文章图片


哈勃发现史上最远恒星,距离129亿光年,是怎么被发现的?


文章图片


哈勃发现史上最远恒星,距离129亿光年,是怎么被发现的?


在造价100亿美元的韦伯太空望远镜升空并传回第一张包含1000个星系的深空图像后 , 身为老前辈的哈勃太空望远镜的名头似乎被盖过了 。

但熟悉天文学的人都知道 , 相比尚处于调试阶段的韦伯望远镜 , 早已升空工作数十年的哈勃望远镜才是人类观测宇宙的利器 , 近几十年来无数张宇宙深空摄影都出自哈勃之手 , 它才是人类文明最锐利的眼睛 。

根据NASA新公布的消息 , 哈勃望远镜不久前又创下了一项天文学记录 , 那就是它发现了有史以来距离地球最远的单颗恒星 , 距离足足有129亿光年 。

众所周知 , 在百亿光年的距离上分辨出单颗恒星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 因为如此遥远的距离早已不再是单颗恒星的舞台 , 在这种距离上能被明显分辨出的只有直径数十万光年包含数千亿颗恒星的星系们 。

在之前的若干次哈勃深空摄影中 , 天文学界所获得的图像全都是宇宙中的星系本身 , 从来没有在这若干个星系中发现单颗恒星的影子 , 一是因为恒星不太可能脱离星系独立存在 , 二是因为单颗恒星的亮度太低不足以被发现 。

此次哈勃望远镜之所以能创下“发现129亿光年外的单颗恒星”的超级记录 , 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这颗恒星的年龄足够古老 , 并且它的亮度足够大 。
首先是年龄
129亿光年的距离意味着哈勃看到的这颗恒星是129亿年前的恒星 , 而宇宙的年龄也不过138.2亿年 , 所以这颗名为Earendel:厄伦德尔的恒星属于宇宙大爆炸后第一批诞生的恒星之一 , 当时宇宙中的恒星还比较少 , 星系也比较少 , 所以这颗亮度达到太阳数百万倍的恒星还算比较显眼 , 哈勃望远镜也才能发现它 。

在目前的大爆炸宇宙模型中
宇宙大爆炸后的3亿年内被称为“宇宙黎明时期” , 在此期间大量的第一代恒星开始诞生并逐渐组成星系 , 而太阳这类含有重元素的第二代恒星还没有出场的机会 , 跟Earendel:厄伦德尔恒星同时被发现的 , 还有6个星系 , 它们和恒星一样也属于大爆炸后的第一批成员 。

但可惜的是这些都是129亿年前的事了 , Earendel:厄伦德尔这种亮度在太阳的数百万倍以上的恒星寿命都不会太长 , 现在都它也许早已是一颗黑洞了 , 至于同时被观测到的那6个星系 , 则有可能在漫长的岁月中碰撞融合成新的星系 。

一言蔽之:哈勃望远镜看到的这些恒星和星系 , 只是129亿年前宇宙大爆炸之初的一个切片而已 , 并不是宇宙的全部 。
其实哈勃能看到这颗恒星除了因为恒星本身的特殊外 , 还得谢谢爱因斯坦才行 , 因为爱因斯坦第一个提出来宇宙中的“引力透镜效应” 。

所谓引力透镜其实就是宇宙中的放大镜或者望远镜 , 因为爱因斯坦在广义相对论中论证了宇宙中的光子可以被扭曲的时空影响前进路线 , 所以当某颗恒星或者星系的前方有一个引力源的话 , 这颗恒星或者星系发出的光就会被偏折 。

在一些特殊排列出现的情况下 , 后方恒星或者星系发出的光还会被前景星系的引力放大 , 进而让天文学界们获得一个宇宙中的放大镜或者说望远镜 , 从而看到更远更深处的恒星和星系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