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世界自闭症日丨干细胞疗法有望治愈自闭症】

文章图片
2007年12月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 , 从2008年起 , 将每年的4月2日定为“世界自闭症关注日” , 以提高人们对自闭症和相关研究与诊断以及自闭症患者的关注 。
2022年4月2日是第15个“世界自闭症关注日” , 让我们一起守护“来自星星的孩子” 。
本次宣传主题是:聚焦孤独症服务:构建社会保障机制 , 促进服务机构高质量发展
什么是自闭症自闭症谱系障碍 (ASD), 又称孤独症 。 自闭症是是一组起源于儿童发育早期 , 通常伴随终生的先天性大脑发育障碍性疾病 。 患病率为0.7%~2.6% 。
2021年1月29日 , 《美国自闭症2020年报告数据》出炉 , 数据显示 , 全美范围内的自闭症谱系障碍患病率比2016年发布的数据增加了19% , 从每68名儿童中有1名增加到每54名儿童中有1名 。
在中国 , 根据2019年出版的《中国自闭症教育康复行业发展状况报告Ⅲ》的数据统计 , 我国自闭症患者超过1000万 , 0到14岁的自闭症儿童数量超过200万 , 并且以每年将近20万的速度增长 , 男女比例约为5:1 。
自闭症孩子的特点
1、存在社会交往障碍 , 孤独离群 , 不与社会建立联系 。
2、缺乏语言交流 , 言语障碍突出 。
3、行为刻板重复 , 并强迫性地保持生活环境和方式 。
4、约一半的自闭症儿童的智能处于中度和重度低下水平 。
自闭症发病机制免疫失调与自闭症患儿有关 , 表现为T细胞构成、数量、功能的改变 , 代表T辅助细胞免疫系统和造血相关趋化因子的细胞因子水平较低 。 淋巴细胞数量明显减少 , CD2+T干细胞数量减少 , CD4+和CD4+CD45+淋巴细胞数量减少 。
此外 , 据观察 , 炎症可能与自闭症等神经精神疾病的发病机制有关 , 通过研究发现神经炎症 , 包括神经纤维形成 , 氧化应激增强 , 凋亡 , 高分泌淀粉样蛋白破坏等等 。
自闭症是一种以大脑和行为异常为特征并伴有一定程度炎症的神经发育综合征
自闭症常见的治疗方法有行为干预法、特殊教育法、药物治疗法、生物医学干预法以及心理干预法等 。 由于这些方法仅能缓解抑制症状 , 起不到“根治自闭症”的效果 , 因此寻求其他自闭症疗法迫在眉睫 。
干细胞疗法有望治愈自闭症干细胞具有修复受损组织器官的作用 , 以及抑制炎症、免疫调节功能 。 临床试验结果显示 , 干细胞治疗自闭症能够改善患者的行为 , 并且初步证实了安全性 , 为自闭症的治疗提供一种全新的可能 。
干细胞治疗自闭症的作用机制干细胞治疗作为自闭症新的治疗方式 , 逐渐被接受 。 细胞可能通过以下机制发挥治疗自闭症的作用:
①改善脑灌注:移植细胞可以分泌多种生长因子、抗炎细胞因子和免疫调节介质 , 促进颅内新生血管生成 , 增加脑血流 , 改善脑内缺血缺氧状态 , 激活和修复脑内受损的神经细胞 。
②调节机体免疫和抗炎功能:调控T细胞和NK的细胞因子分泌和细胞毒性 , 增加NK细胞活性 。 在细胞介导的免疫反应中移植细胞抑制T细胞增殖 , 减少炎症前细胞因子的产生 , 例如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 、干扰素γ ( IFN-γ) 并降低细胞介导的细胞毒性 。
③通过旁分泌作用:动员自身神经干细胞 , 促进活化 , 重新启动修复机制 。 移植细胞通过自分泌和旁分泌机制保护神经组织免于变性和凋亡 , 释放神经营养蛋白 , 抑制神经元凋亡 , 抑制小胶质细胞活化 , 诱导小胶质细胞表型转换 , 抑制星形胶质细胞增殖和抑制氧化应激分子 。
无论是自体还是异体细胞 , 不会在体内长期存活 , 自身神经干细胞修复机制重启是细胞治疗结束后 , 病情继续改善的原因 。
干细胞治疗自闭症临床案例2020年6月 , 发表在《干细胞转化医学》杂志上的研究显示 , 对于4-9岁自闭症谱系障碍患儿 , 间充质干细胞具有很好的神经炎症调节能力 , 通过临床I期实验证实了50%的患儿接受静脉注入人脐带组织间充质干细胞后 , 自闭症谱系障碍核心症状得到了很好的改善 。
推荐阅读
- 行星科学家:土星环带正逐渐消失
- “干细胞移植+运动”,可加快恢复脑卒中患者的运动功能!
- 世界上最大的动物是什么?
- 科学家最新研究!僵尸不会吃掉你的脑子,但“塑料”可能会
- 在太阳系中,哪里的黄金最多?
- 人类的大脑相当于多少G的内存?其实我们一直都低估了大脑的能力
- 科学家们发现了人类处理行动结果的神经元
- 陈根:光遗传学,实现对大脑的操控
- 间充质干细胞作用功效是什么?为什么说它是细胞界的“孙悟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