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贺州客家围屋位于莲塘镇仁冲村 , 距离莲塘镇政府2公里 。 始建于清光绪末年(1900年以后) 。 据江氏族谱记载 , 江姓人最早从广东五华县迁徙到贺州 , 靠着聪明和勤劳 , 积累了大量的财富 , 按照安全防盗的要求 , 大兴土木 , 房屋越建越大 , 先后在莲塘白花垌建了8座客家围屋 。 光绪十一年(1885) , 先祖江海清在镇南关大捷中因战功显赫 , 被晋升为三品朝官 , 出任云南省盐检道台 , 受赏白银100万两和“万宝来朝”牌匾一块 , 江氏将白银带回广西贺州莲塘 , 历时8年建造了这座宏大的客家围屋 。
客家围屋侧面
客家围屋全貌
客家围屋占地20亩 , 建筑面积3669平方米 , 分三横六纵 , 四进式 , 共有9个厅堂 , 18个天井 , 底层99个房间 , 全部为2~3层 , 共200多个房间 , 再加上一个大院落 。 建有炮楼、围墙 , 防御工艺严密 。
客家围屋前面的荷塘
令人惊奇的是 , 这座大屋竟然是建造在一片湖洋塘中!据考究 , 其基底下未用一砖一石 , 全部都是用千年不朽的松木纵横堆叠 , 然后用沙石、黄泥土、石灰混合土夯实作为基脚的 , 地面齐人高的墙体也是用这种三合土夯筑而成 , 形成了一个相连的墙体 , 其中上部为普通泥砖 , 墙顶和屋檐才用青砖进行密实镶边 。 100多年后 , 这些墙体未见下沉 , 也很少出现裂纹现象 。
客家围屋内景
客家围屋内的地道
围屋的设计布局也有独到之处 , 以正堂纵轴为基点 , 成轴对称 , 正屋是四进式4大栋 , 地势为后栋略高于前栋 , 寓意为“步步高升” 。 4大栋主屋紧紧相连 , 密不可分 , 用9个大厅和18个天井进行通风和采光 。 整座房屋厅、廊、房联成一体 , 厅与廊相连 , 廊与房相通 , 迂回曲折 , 错落有致 , 透光性好 。 屋中的门楼、屋檐、屏风、神龛、家具更是精工雕刻而成 , 12生肖、麒麟、鹿、鹤、龙、凤等图案惟妙惟肖 , 尽显艺术风采 。
客家围屋雕刻艺术
客家围屋最古老的神龛
“月光光 , 秀才郎;骑白马 , 过莲塘;莲塘背 , 种韭菜;韭菜花 , 结亲家……”岭南客家童谣《月光光》深刻地反映了客家人“崇文重教”的悠久历史与优良传统 , 长期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一代又一代客家人的成长 。 而贺州音乐人曾龙城先生创作的一首客家歌曲《月光光》 , 更是激起了海内外亿万客家人的共鸣 。 “月光呀月光光 , 照呀照四方 , 请你讲我知呀 , 哪里是我的故乡?”这首像月光般委婉、凄戚 , 充满乡愁的贺州客家歌曲 , 沟起人们刻骨铭心的记忆 , 撑起了在外漂泊的客家人思乡的精神之柱 , 一首“月光曲”代表了60万贺州客家人的情怀 。
客家围屋里的婴儿石盆“壮胆浴”
客家围屋结婚花轿
八步莲塘江姓客家人是“崇文重教”的典型代表 , 走进这座客家围屋 , 看看墙上挂满的官员学者 , 这么多的人文豪杰正在影响着一批又一批南来北往的游客 。
客家围屋是广西传统村落 , 是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 是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
行车线路:国道323线八步——莲塘镇仁冲村12公里 。 广贺高速东出口10公里 。
来源:《八步古村落》
·END·
【来源:八步文化旅游】
【贺州客家围屋|「云游八步」贺州客家围屋】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 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 , 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 , 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 邮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