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套的剧情,居然值1.5亿美元?( 二 )



但随着万人瞩目的拯救计划失败后 , NASA的高管直接是甩下工作牌就走 。

不愿欺骗整个国家的福勒不得不开始制定另一个救援计划 , 布莱恩、富勒、K.C.成为了此次上太空救月球的英雄 。
你会发现总体故事线其实并不复杂 , 甚至会被影迷喷剧情老套 , 大致概括就是:
月球下坠 , 英雄出征上太空 , 凯旋而归 。
灾难片之王的“A片” , 有多爽?
看艾默里奇的电影 , 票价唯一不会感到亏的就是他呈现视觉效果 , 看完就是爽 。
1996年 , 艾默里奇执导的《独立日》横空出世 。
除了一些大灾难场景 , 其余的更多是人类与外星人的空战 , 这部电影不仅奠定了艾默里奇拍科幻片的地位 , 更是收获了8.1亿美元的票房 。

2004年的《后天》 , 艾默里奇把温室效应引发的劫难呈现给人类 , 推动着人们关注全球气候变暖 。
在巨大的自然灾害面前 , 城市气温下降 , 海面结冰 , 人类束手无策 。

2009年 , 基于“2012世界末日”之际推出的《2012》 , 至今都还有许多经典画面 。
因为太阳活动异常使人们面临灾难 , 虽然政府有联手制造诺亚方舟 , 但阶级的贫富差距也使人性的阴暗暴露无遗 。


《月球陨落》也是如此 , 1.5亿的投资让你不会失望的 , 是灾难中的视效 。
艾默里奇当年拍《独立日》用了大概460个视觉特效图 , 但《月球陨落》则高达约1800个 , 它可以很自然地在电影里展现月球的内部景象 。

虽然前一部分像灾难片 , 后半部分更像是科幻片 , 但他仍然是一部诚意十足的科幻大片 。

评分低大多数原因是因为影迷觉得艾默里奇剧情逻辑差 , 可信度低 , 十分钟一个逻辑错误 , 甚至被调侃为这是《速度与激情番外篇之我炸月球救地球》 。
艾默里奇也有回应设定的问题 , 他希望大家可以专注于观影的体验 , 而不是深究或较真里面的设定 , 因为拍电影就是为了好看 。
在灾难片中 , 他更多想呈现的是人类在灾难面前如何跟时间赛跑 。

在《月球陨落》中 , 随着月球不断地靠近 , 各种海啸灾难、山火爆发、陨石坠落 , 还有因为月球引力消失引起的呼吸困难都在发生 , 城市千疮百孔 , 到处都是生命的陨落 。

在恐惧之下 , 人们要面对的不仅仅是外部环境的灾难 , 还有人性所带来的内部灾难 。
毕竟只有在生死面前 , 人性的善良与邪恶才会彻底展露 。
人心陨落的灾难 , 更令人绝望
虽然艾默里奇被称为灾难片之王 , 影迷也总是调侃他有一万种方法来折磨地球 。
但其实艾默里奇并不喜欢折磨人类 , 所以他不会去拍以疫情为主题的灾难片 , 他也不愿意看到人类过于绝望 , 所以他的结局一般都是英雄凯旋归来 。
在灾难中 , 人的本性有牺牲小我成就大我 , 也有贪婪或无私 , 甚至狡诈 。
虽然情节的公式很老套 , 但也因为有了领导者粉饰太平的自私才让灾难进一步扩大 。




他们选择隐瞒 , 选择了暂时的安稳 , 让自己的双手沾满双血 , 甚至利用自己的权力 , 让自己优先离开 。

和太空的纳米虫群相比 , 人类仿佛身处于石器时代 , 这项任务异常艰难 。
但英雄愿意站出来 , 很大一部分是因为家人的安危 , 家人之间的血浓于水 , 为了家人 , 他们愿意牺牲自己 , 他们拯救的不仅是真实的星球 , 也是自己的亲情还有自己家人的未来 。
这也是人类最朴素却最有力量的情感 。

布莱恩可以上月球 , 但唯一条件是 , NASA需要帮助他救出儿子 。
他之所以愿意把炸弹带到太空 , 只是因为作为一个父亲希望儿子有一个可以成长的世界 ,


哪怕到最后美国军方仍然选择要向太空发射导弹 。
但高官最后还是选择相信了前妻富勒:“她从来没有让我失望过 。 ”


那个假扮科学家的K.C.最后选择牺牲自己冲入了汹涌的纳米虫群中拯救地球 , 从做决定的那刻起 , 他就是地球的英雄 。
这个世界不仅需要布莱恩 , 同样也需要K.C. 。

有时候产生陨落的不仅仅是科幻片中的灾难世界 , 还有现实世界 。
我们处于充满疫情苦难的生活环境 , 一时的安宁不代表它是长久永恒的 , 在苦难面前 , 人无时不刻都要面临着人性陨落的考验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