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年上海农民工炒股3个月赚17万,引监管怀疑,报警发现另有隐情( 三 )


了解到宁某所供职的公司后 , 小李意识到问题的复杂性 。 他是一家证券公司的工作人员 , 职业的特殊性让他可以接触到很多并购重组、公司上市公告等内幕消息 , 光从这一点来看 , 宁某的嫌疑很大 。

可从那家证券公司调取到宁某的档案却发现 , 他刚入职没几年 , 还是在账号出现异常操作后才成为投行经理的 。 没成为经理前 , 他怎么会有机会接触到这些敏感信息呢?
按照相关规定 , 但凡是在证券公司工作的人及亲属都不能开立证券公司账号 , 如果不是他的话 , 妻子樊某为什么想尽办法也要联系上多年不见的舅舅 , 还专门弄来他的账号?

想要知道宁某到底有没有利用自身职业优势掌握那只股票的内幕进行违规操作 , 看来 , 只有找到上市公司和并购公司的负责人 , 才能了解其中原委了 。
一无所获经侦总队很快兵分两路 , 一路前往宁某工作的证券公司挖掘有关信息 , 另外一路则奔赴上市公司了解并购重组的情况 。
身处上市公司的民警发现 , 负责此次工作的成交券商 , 正是宁某所在的公司 , 可在项目的执行者名单中 , 并没有宁某的名字 。 知情者只有两人 , 从业务上来说 , 和宁某也没有任何交集 。

看着这份名单 , 民警觉得很蹊跷 。 一般来说 , 像这样规模的项目 , 不可能只有两个执行人 。 根据他们以往的经验 , 类似的项目 , 光负责人就有三四个 , 成员有时候甚至高达十余人 。
顺着这个可疑点 , 他们把侦查的重点转移到这家上市公司 , 找到了董事长秘书小许了解详细的情况 。
“我们第一次谈收购的时候 , 只有老潘和另外一个大哥 。 ”小许看着民警递过来的宁某照片 , 摇了摇头说:“没见过这个人 。 ”

小许告诉民警 , 老潘是项目的主要负责人 , 前期很多事情都是由他和老潘对接 , 大家打过几次交道 , 也见过老潘带来的助手 , 不过都不是宁某 。
调查进行到这里 , 似乎走入了死胡同 。 既然宁某没有和上市公司的人接触过 , 他又是怎么得知消息的?
位于证券公司的这组民警 , 很快找来老潘了解情况 , 他们怀疑 , 是不是老潘和宁某在聊天中 , 无意中透露了并购重组的信息 。

可答案却令他们失望了 , 老潘努力回忆了很久 , 也没有想起过最近和宁某有过什么接触 。 “我的助手也不会有什么问题 , 在这行工作规矩大家都懂的 , 不允许随意泄露信息 。 ”介于老潘的助手出差去了外地 , 民警一时之间也无法找到他本人询问情况 。
种种迹象表明 , 宁某的异常举动具有很大嫌疑 , 可如今收集证据却成为了最困难的事情 。 民警多次往返证券公司和上市公司 , 始终没有找到一点有价值的信息 。

难道 , 这宁某有未卜先知的本事?
叫不上名字的小胖子一个星期后 , 小李带着同事又一次来到上市公司 。 这一次 , 他们总算等来了公司的董事长 。
“其实一路上我也很纠结 , 来了这么多次都没发现什么 , 是不是需要换个方向 , 但我心里一直有个疑问 , 小许作为董秘 , 虽然时常陪伴在董事长身边 , 但根据我们前期了解的信息 , 他并不是每次会议都参加了 , 这其中会不会有什么疏漏?”带着刨根问底的心态 , 小李一直在等董事长回来 , 打算和他面对面了解情况 。
“小许说的其实和实际情况也没有太大的差别 。 ”听闻小李他们为了破案奔波了很长时间 , 董事长客气地递上两杯茶 。 突然间 , 他好像想起来什么说道:“倒是有一次 , 我和老潘他们吃完饭回来喝茶聊天的时候 , 门外来了一个小胖子 , 我也不知道他叫什么 , 看着不是项目组的人 , 所以没让他进来 。 ”

“小胖子?您还记得他的长相吗?”小李一听来了精神 , 赶忙拿出宁某的照片递给他 。 董事长看了半天 , 有些拿不准地摇了摇头 。 “要不这样吧 , 你们去监控室调取录像看看 。 ”在他的建议下 , 小李一行很快来到监控室 , 根据董事长提供的大致时间 , 果然在办公室外的走廊上看到了一个胖子 , 经辨认 , 此人正是宁某 。
“您还记得当时在谈什么内容吗?”案件总算有了突破性进展 , 小李显得很是兴奋 , 可董事长接下来的话却如同一盆冷水又让他瞬间跌入谷底 。 “应该是没说什么太细节的东西 , 就是简单聊了几句 。 ”
根据董事长的说法 , 当时宁某站在门外 , 办公室内的对话又没涉及什么机密 , 按常规来讲 , 宁某不会得知内幕 , 那他又是从哪里听到的风声?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