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投身乡村振兴打造“世外桃源”

天津市|投身乡村振兴打造“世外桃源”

张丽萍正在打理她的桃园 。
【天津市|投身乡村振兴打造“世外桃源”】封面人物大型系列报道
3月暖阳 , 南充市西充县西山庙村的有机农田里 , 一身工装的张丽萍 , 正忙着查看桃树长势 。
2015年 , 21岁的张丽萍返乡创业 , 乘着西充县发展有机农业的东风 , 当起“新农人” 。 从30亩到300亩再到1200亩 , 她用勤劳和智慧 , 变荒山为“世外桃源” , 用青春在土地里种下致富理想 。
现在 , 张丽萍是西充县百门寺桃源种养殖专业合作社负责人 , 也是南充市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协会副会长 , 还曾入围第十一届“全国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 。 她说 , 7年农业路 , 希望更多年轻人投身乡村振兴 , 实现青春的价值 。
21岁大学生回村当农民
“我想种出一方世外桃源”
1994年 , 张丽萍出生在西充县一个普通农民家庭 , 耕读传家 。 大专毕业后 , 她在北京某品牌招聘企业北京总部实习 , 担任HR(人力资源) 。
大城市的生活忙碌充实 , 但张丽萍却总放心不下在西充老家的家人 。 于是 , 她做了个大胆的决定:回老家!
2015年 , 21岁的张丽萍不顾家人反对 , 毅然回到家乡 , 将自己扎根在小山村 , 接手家里的30亩桃园 , 挑起父亲的“务农担子” 。 “父亲按传统方式种桃 , 一年忙到头却落不到多少收益 。 母亲体弱多病干不了重活 , 妹妹放学回家后没人辅导作业……”
作为“新农人” , 张丽萍决定不再走父亲的老路 , 乘着西充县大力发展有机农业的东风 , 她从有机种养和乡村旅游着手 , 给桃园来个“大变身” 。
修枝、嫁接、浇水、施肥……熟练的动作、小麦色的皮肤、沾满泥土的双手、满是灰土的藏蓝色工装 , 很难让人将张丽萍与她过去的身份联系起来 。
“我从小就在农村长大 , 对土地有一种特别的情怀 。 ”张丽萍告诉记者 , 大学寒暑假 , 她经常带着一把锄头、一壶水、一点干粮 , 跟着父亲上山开垦荒地 , 往往一去就是一天 。
“那时候山上的水电气都没通 , 都是杂草 。 ”张丽萍指着房屋前一块开满花的桃子地告诉记者 , 从那时起 , 她心里就有了回家创业的打算 , “我想种出一方世外桃源 。 ”
从30亩到1200亩她用有机种养敲开致富门
虽然从小在农村长大 , 但真的要发展农业 , 全然没有张丽萍想象中那么简单 。
有机农业怎么做?种养结合怎么搞?什么技术都不会的她 , 积极参加县里组织的技术培训 , 又前往成都各桃园拜访参观、向种植大户和农学专家请教 , 想方设法把自己从“门外汉”变成“桃专家” 。
张丽萍逐步建立起以次品果喂猪、猪粪进沼气池、沼液灌桃树、树下养家禽的有机种养殖模式 , 将传统粗放、品种单一的桃园升级为“畜-沼-桃”种养结合、生态循环的现代农业产业园 , 园区面积由原来的30亩 , 不断扩大 。
作为非农专业毕业的农业创业者 , 张丽萍面临着缺技术、缺资金、缺市场的困境 , 但即使在最困难的时候 , 她做有机农业的决心依然坚定 。
2017年 , 张丽萍的龙凤桃园获得《有机转换认证》证书 , 215项农残检测指标均未检出“农残” , 产品在2018年中国乡村产业博览会上获得“优质特色农产品”荣誉 。
她还发展成立百门寺桃源种养殖专业合作社 , 目前吸纳50余名村民就近务工 , 每年发放工资和租金50余万元 。 她还不定期组织村民参加种养技术培训等 , 并引导村民发展林果经济和禽畜养殖 , 以多种方式促进村民增收 。
为拓宽增收渠道 , 张丽萍还在桃树下套种榨菜等蔬菜 , 建起粮油基地900亩 , 以及可存栏500头的猪场、20亩鱼塘 , 年产值达到500万元 。
“今年再发展有机蔬菜 , 将园区总面积扩大到1200亩 。 ”张丽萍说 , 她将一步一个脚印深耕有机农业 , 完善循环种养模式 , 做优观光旅游 , 带动更多群众增收 。
呼吁更多年轻人返乡创业
“乡村振兴是一群人的事业”
2017年 , 张丽萍通过专升本考试 , 取得了四川农业大学的本科学历 。 今年 , 她还打算考取四川农业大学“农学”专业的研究生 , “都是为了种好地!”
随着事业的蒸蒸日上 , 张丽萍成为当地小有名气的致富带头人 , 入围第十一届“全国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 , 获得西充县巾帼创业创新先进个人、南充市优秀返乡创业企业家、南充市首届十佳新型职业农民等荣誉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