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花|骊山深处来历不凡的山沟,沟深只有几公里,风光壮美却又感觉危险

海棠花|骊山深处来历不凡的山沟,沟深只有几公里,风光壮美却又感觉危险

文章图片

海棠花|骊山深处来历不凡的山沟,沟深只有几公里,风光壮美却又感觉危险

文章图片

海棠花|骊山深处来历不凡的山沟,沟深只有几公里,风光壮美却又感觉危险

文章图片

海棠花|骊山深处来历不凡的山沟,沟深只有几公里,风光壮美却又感觉危险

文章图片

海棠花|骊山深处来历不凡的山沟,沟深只有几公里,风光壮美却又感觉危险

文章图片

海棠花|骊山深处来历不凡的山沟,沟深只有几公里,风光壮美却又感觉危险

文章图片

【海棠花|骊山深处来历不凡的山沟,沟深只有几公里,风光壮美却又感觉危险】海棠花|骊山深处来历不凡的山沟,沟深只有几公里,风光壮美却又感觉危险

文章图片

海棠花|骊山深处来历不凡的山沟,沟深只有几公里,风光壮美却又感觉危险

文章图片


我去了秦岭不少峪道 , 却很少踏足骊山的沟壑 。
直到最近一段时间 , 因为常住西安城东的原因 , 离骊山很近 , 所以才去得勤了一些 。
上次 , 我和家人自驾探访了号称骊山最大峪的“韩峪沟” 。 这一次 , 我们再度驱车入山 , 探访了韩峪边上另一条山沟——“洪庆沟” 。

//  来历不凡的“洪庆沟”
洪庆沟也是骊山西麓的一条大山沟 , 从地图上看 , 它的规模毫不逊色于韩峪 , 甚至比韩峪沟还要更宽更深的样子 。
不止如此 , 听网友们说 , 它还是临潼区斜口镇和灞桥区洪庆街道的界沟 , 沟北为临潼的“马斜原” , 沟南为灞桥的“铜人原” 。

它的沟口处有许多村子 , 名字很容易让人迷惑 , 比如说洪庆堡村和洪庆沟村 , 按名字来说 , 应该和灞桥区的洪庆街道更贴近才是 , 但人家却是属于临潼区的村子 。
西安遍地历史 , 一个看似寻常的地方 , 总能挖掘出不一样的故事 , “洪庆沟”也是这样 。
“洪庆沟”古名“洪坑沟” , 也有人叫它为“坑儒谷” , 其得名于秦始皇“焚书坑儒” 。 据专家考证 , 现在临潼区斜口镇洪庆堡村和灞桥区洪庆街道街子村之间的谷地 , 就是秦始皇当年“坑儒”的遗址所在地 。

当然这里的历史遗迹不止这些 , 洪庆沟与韩峪沟前的山前洪积扇和台塬地带同时也是“秦东陵”所在地 , 洪庆沟北侧的马斜村一带就隐藏着一座庞大的战国陵园 , 据专家推测 , 墓主人便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太后”——秦宣太后——芈八子(芈月) 。

也许是洪庆沟的历史太过显赫 , 以至于关于这条沟的自然地理方面的信息反而很匮缺 , 网上几乎查不到洪庆沟的沟长和沟深等内容 , 我搜索时 , 无意间点进了一条关于“洪庆河”的陈年老材料 , 才了解到了一星半点——
洪庆河是流淌在洪庆沟里的河流 , 是灞河下游最大支流:
“发源于洪庆街道东北骊山西麓的水泉子村 , 长14公里 , 上游亦称大桥沟 , 东西流向 , 在洪庆原(铜人原)出口处有枣官瓦水库(胜利水库) , 流经洪庆街 , 于灞桥街北侧入灞河 。 ”
其中 , 洪庆河在洪庆沟内的流长约为全河长度的一半 , 因此 , 我猜测 , 洪庆沟的长度应该在六七公里左右 。
//  自驾探索洪庆沟
我们探索洪庆沟的旅程仍然是从原来的“韩峪乡”街道开始的 , 沿着“马斜路” , 先是穿过了一片塬区——“马斜原” , 这上面有个村子 , 叫“马斜村” 。 随后沿公路一路向东 , 渐渐钻进了山沟里 。


但公路并不是从沟底通行的 , 而是沿着沟北侧的塬崖 , 环绕崖坡的上半部分而建 , 这是因为沟里的人家都住在梁上或崖坡的上半部分 。

所以 , 这一路的风光非常壮美 , 我们几乎是行驶在山梁之上 , 无论何时 , 向南眺望 , 撞入眼睛的都是苍茫山梁与幽壑深谷构成的图景 。

随时停车 , 便可以伫立在山崖之畔 , 俯视脚下望不见底的沟道、葱葱笼笼的树木和零零散散的山里人家 。


李白说 , “登高壮观天地间” , 站在洪庆沟视野开阔的高处 , 好像人的胸襟也一下子被打开了 , 和秦岭山沟幽闭的感觉完全不同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