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疫情之下 , 旅行虽已成为一种奢侈品 , 却挡不住人们对大好春光的向往 。 在刚过去的清明假期中 , 各式公园踏青赏花的晒图 , 齐刷刷地出现在朋友圈和社交媒体上 , 彰显着专属于这个季节的生机盎然 。
同样瞄准春季市场的还有一众消费品牌们 。
无论是休闲零食 , 还是咖啡饮品 , 亦或是彩妆护肤 , 都打着“春日限定”的招牌 , 推出了樱花、白桃、抹茶等新品 。 其中最为火爆的樱花主题产品 , 更是铺天盖地般涌进大众的日常消费 , 小红书中与樱花相关的笔记多达265万篇 , 淘宝中“樱花季”相关的商品也有万余个 。
然而当人们冲动地买下这些“贩卖式春天”后 , 除了满足视觉上对春日的向往 , 其食物本身的口味似乎与期待相去甚远 , “高颜值但难吃”是多数消费者品尝后的感受 。 不仅如此 , 如果仔细探究这些所谓的“春日限定”口味背后 , 会发现其配料表多是食物香精和浓缩果汁 。
其实 , 真正的“春日限定”即便不事张扬 , 也已悄然在各大电商平台卖得风生水起:杭州临安雷笋、西湖龙井茶、江浙一带的青团…… 这些与时令相契合的、由大自然孕育出来的新鲜食物 , 正在打破以往生产季节、销售渠道 , 以及物流时效的限制 , 走向千家万户的餐桌 , 成为名副其实的春日限定美食 。
食过雷笋 , 方知春滋味 杭州临安城北的天目山 , 是太湖水系和钱塘江水系的分水岭 , 年平均气温14度 , 阳光明媚和雨水充足的环境十分适合竹子生长 。 雷竹就是当地分布最广泛的竹子品种 , 独特的气候条件 , 加上优质的沙瓤黄土与清冽的山泉 , 让雷笋的口感分外鲜嫩脆爽 。
作为天目山珍之一 , 雷笋在早春第一声雷响后拱破泥土 , 一夜春雨一寸笋 , 它们在积蓄了一个冬季的能量后层层拔节 , 出落成第一道春味极鲜 。
时下正是笋农丰收的季节 , 生活在临安泗州村的俞金江在天还蒙蒙亮时 , 便顶着淅沥沥的春雨 , 踩着天目山湿润的泥土 , 穿过一层层薄雾走入竹林中寻找爆芽的雷笋 。 在被誉为“中国竹子之乡”的临安 , 有超过100万亩的竹林 , 其中雷竹又占了将近一半 , 因此竹笋产业一直是当地农村经济的第一大支柱产业 。
“我们杭州办喜酒的人都需要这道菜 , 因为没有这道菜就没有排场 , 对我们来说这个比海鲜还要好 。 ” 捧着一节胖胖的雷笋 , 俞金江在竹林中说 。
随着俞金江走回村 , 会发现家家户户的院子里都有成堆的新鲜雷笋 。 到了饭点 , 村人们捧起一把雷笋 , 一手拿着小砍刀 , 一手拧开水龙头 , 几下子就能拨出一盆嫩生生的笋肉 。 准备好食材后生起炊烟 , 再用刀背像拍黄瓜一样轻轻拍打笋肚 , 配上家里养的草猪肉下锅炒拌 , 就成了临安最地道的雷笋焖肉 , 其诱人的鲜香味刚出锅 , 就能引得附近之人流口水 。
不出所料 , 记录了俞金江挖笋和烹饪全过程的视频 , 在网上一经发布便引来了成千上万网友的围观 。
“我还没吃过这道菜呢 , 等疫情过去一定去尝尝 。 ”
“北方人表示从来没吃过 , 看了这个视频好想买一点回家试试 。 ”
“鲜莫过于春笋 , 三四月不知肉味 。 ”
视频评论区中 , 经常食笋的南方人毫不吝啬地对这道美味加以褒赞 , 而距离雷笋产地尚远的北方人则表示出内心的期待与向往 。
食过雷笋 , 才知春滋味;常食竹笋 , 亦可强身健体 。 随着近年来国内消费者对食品健康意识的增强 , 雷笋的市场需求也呈现持续增长趋势 。 据相关研究报告显示 , 这种富含高蛋白、低脂肪的绿色生鲜 , 不仅能促进消化吸收、减少有害物质的积累 , 还因其含有多糖物质而具有一定的抗癌作用 。
颇为遗憾的是 , 雷笋的最佳赏味时间只有短短的一个月 。
虽然竹笋一年四季皆有 , 但惟有春笋和冬笋味道最佳 。 其中 , 春笋的产量较高 , 可生产周期仅为3月至5月 , 春笋中的头茬雷笋则更短 , 只有20多天 。 此外 , 鲜笋在正常情况下保存期限有限 , 时间越久其口感和营养价值受损程度越高 , 加之以往销售渠道和物流时效的局限 , 杭州临安的雷笋主要销往江浙沪等周边区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