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长线惨兮兮,短途人从众——清明旅游市场速评( 三 )



露营相关笔记 图源:大众点评截图
同程旅行发布的《2022清明假期旅行消费数据报告》也指出 , 今年清明小长假全国“露营”的搜索量环比上涨98% 。 一些游客会前往户外的山林或公园里扎营过夜 , 也有部分游客带上帐篷在周边体验一下露营的氛围 , 在夜间返家或住酒店 。 数据显示 , 国内最关注露营的城市分别是杭州、广州、北京、重庆和武汉 。
不过 , 一个明显的特征是 , 当前以露营为代表等微度假业态还处于市场教育的阶段 , 优质产品有限 , 不少游客还仅仅是尝鲜 。 例如清明假期 , 一二线城市各大公园均迎来了一批带着帐篷来露营的游客 , 但很多公园并不允许露营 , 因此出现了露营游客和公园管理方“打游击”的场景 , 公园管理方来了就收帐篷 , 走了再支起来 。
而部分允许露营的城市公园 , 则由于露营游客太多 , 场地、配套和服务能力都捉襟见肘 。 例如 , 北京的温榆河公园是北京少数开设了公共露营地的公园 , 清明假期游客爆满 , 帐篷一个挨着一个 , 垃圾清运不及时 , 厕所排长龙 , 不少游客吐槽 , “感觉不是露营 , 是来到了难民营” 。

北京温榆河公园露营区
孙建东表示 , ”露营不是搞一块空地就行 , 配套要跟上 , 服务能力要跟上 , 其实对运营的要求很高 , 比传统景区还高 。 景区游览动线的固定的 , 提供的体验是固定的 , 游客来走流程就行 。 营地乐园游客是为了休闲度假 , 没有游览动线 , 游客停留时间也很长 , 过夜游客要2天 , 你要提供足够丰富的内容 , 让游客玩不厌 , 而且不同游客感兴趣的是不同的东西 , 这要求你的配套和服务要跟得上” 。
事实上 , 以城市公园为主体去满足游客的露营需求 , 显然是很难走通的 , 除了城市公园不允许过夜之外 , 城市公园的配套服务和游玩设施并不是针对露营游客服务 , 并不足以支撑良好的营地体验 。 要想露营真正成为微度假的核心支撑 , 还需要更多的专业机构去投资、建设、运营专业的营地乐园 。
除了露营之外 , 清明假期另一个亮点是乡村民宿 。 携程发布《2022清明小长假出游洞察》显示 , 今年清明乡村旅游订单占比较疫情前提升20%;2022年以来乡村旅游较2019年同期已恢复92% , 是复苏势头最为强劲的旅游品类之一 。 ”大城市周边乡村游”尤为火爆 , 城市本地居民预约乡村酒店民宿的比例达60%、同比增长35% 。 带着孩子湖边捞蝌蚪 , 去果园采摘应季蔬菜水果 , 成为城市居民小长假本地游的新风尚 。
携程研究院高级研究员谢晓青认为 , 乡村旅游的内核是休闲旅游 , 这一旅行方式追寻放松、愉悦、体验型的生活方式 , 也更加贴近大自然 。 乡游经济的大幅升温 , 带动了乡野美宿、露营、户外等产业的兴起 , 也将进一步带动城市近郊区域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
隐居乡里创始人陈长春告诉新旅界 , “疫情以来 , 乡村民宿类产品的表现一直稳健增长 。 隐居乡里在北京的民宿始终是供不应求 , 刚过完春节 , 我们清明假期的房源就已经预定一空 , 现在五一假期的房源也订满了 。 ”

隐居乡里民宿 图源:隐居乡里官微
“旅游需求没有消失 , 它是一个替代效应 , 疫情给了游客一个契机 , 旅游的内涵从原来的境外游、长途游、知名景点打卡、五星级酒店、精品购物等 , 转向开始认识到乡村度假、生态旅游、户外休闲的价值” , 陈长春表示 。
隐居乡里有240多个院子 , 客单价1000元-2000元不等 , 业务经营也一直保持盈利状态 。 目前已经积攒了一批忠实的拥趸 , 很多游客一年要消费多次 。
“目前 , 乡村民宿的一个发展瓶颈是政府重视还不够 。 民宿也需要一些公共配套设施 , 游客来不仅是为了住民宿 , 他还要休闲娱乐、户外运动、会务会议等 。 这些设施很难让一两家民宿经营者来投资 , 比如一个大会议室 , 对于我们民营经营者来说 , 成本太高、利用率太低、风险承受能力有限 , 这部分是不是可以政府来投?还有一些公共娱乐设施 , 像儿童乐园、创意工坊之类的 。 政府投资这些 , 解决了乡村旅游的共同配套难题 , 也为当地乡村振兴、提高农民收入打了基础” , 陈长春告诉新旅界 。
事实上 , 不管是从在线旅游平台的数据来看 , 还是经营企业的实际业绩来看 , 以露营、乡村旅游为代表的周边游、微度假都显示出良好的发展态势 , 这种态势一部分是由于疫情限制了长线出游 , 另一方面也是大众的旅游消费理念自发转变的结果 , 从原来的满世界打卡、炫耀性消费 , 到更加注重体验感、健康生活和亲近自然 , 也更加注重亲子互动等家庭成员感情陪伴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