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亿公里外火星,祝融号传回最新灰头土脸自拍,该抖出绝技了( 二 )


祝融号如此自信 , 这些灰尘会威胁到祝融号的工作 , 甚至生存吗?它都有哪些除尘绝技?

天问一号1月22日拍摄

天问一号2月10日拍摄
最新发回的图片中 , 有天问一号1月22日和2月10日拍摄的火星沙尘暴画面 , 图中的陨石坑都快看不清了 。 目前 , 火星北半球已经进入秋季 , 秋季洽洽是火星魔鬼沙尘暴的多发季节 。 祝融号的发电系统 , 太阳能电池板面临严峻考验 。 然而 , 早在祝融号设计之初 , 我国的科学家就深谋远虑的考虑到这些问题了 。

第一个设计亮点 , 祝融号太阳翼采用的是 , 当今我国最先进实用的三结砷化镓太阳能帆板阵列 , 其理论发电效率超过35% , 并且厚度仅为0.1毫米 。 轻 , 薄 , 堪称禅翼 , 能减少飞船负载 , 这种材料的缺点就是贵 , 比单晶硅板 , 多晶硅板贵的多 , 多用在航空航天领域 。

第二个设计亮点 , 为了增加祝融号的太阳翼面积 , 我国的工程师可谓煞费苦心 。 “玉兔”是两片太阳能板 , 而祝融号是四片 。 这也是被逼的无奈选择 , 火星日照强度只有月球的40% , 不造大点电不够用 , 所以设计师尽可能增加太阳帆板的面积 。

他们提出了多种设计方案 , 两片太阳帆板的“玉兔”放大版 , 四片方形太阳帆板 , 折扇形太阳帆板 , 有点像洞察号一样的圆形帆板等等 。 但是 , 考虑到车身稳定、不拖地、火星沙尘等因素 , 最终选择了面积最大的蝴蝶形 , 当然不得不承认这也是最漂亮的一种方案 , 兼具美观和实用性的最佳组合 。

微结构膜

重力除尘效果
第三个设计亮点 , 祝融号的太阳翼表面有一层微结构膜 , 能够有效的减少火星灰尘在表面附着 , 这和超疏水超疏油增透玻璃防尘涂层神似 。 这层膜表面的微观结构与自然界的荷叶表面结构类似 , 火星沙尘与太阳能电池板之间存在一层气垫 , 能极大减小火星沙尘与电池板之间的摩擦力 , 这样有一点风或者行走时的振动就能把沙尘带走 。 真可谓古有荷叶“出淤泥而不染” , 今有祝融翼“落沙尘而不沾” 。

第四个设计亮点 , 祝融号新传回来的照片告送我们 , “光不沾”还不够 。 火星车还需要具有自我清洁太阳能板的功能 。 传统的太阳能火星车降落后 , 打开太阳能板无法收回 , 无清洁功能 , 落地及开始死亡倒计时 。 祝融号克服了这个缺点 , 火星车靠前的A1、A2翼 , 展收驱动电机可以在需要的时候工作 , 尽量保证这两翼不累积太多沙尘影响发电 。 剩下的两块板 , 没有这个功能 。 这也应用牛顿3百多年前发现的万有引力 。 这是实验室防尘测试结果 , 抖一抖 , 又可以闪闪发亮了 , 就像蝴蝶挥动翅膀 , 希望祝融号在挥动翅膀时能记录下这一精彩瞬间 。

第五个设计亮点 , 祝融号火星车上四块\"特别订制\"的太阳能板 , 都根据火星大气吸收太阳蓝绿光 , 容易造成光谱红偏的特点 , 作了相应的调整和优化 。 并且创新性的在国内航天领域首次使用了最大功率跟踪技术 。 跟踪精度高达98% , 相比传统的固定式太阳能板 , 提高了太阳翼20%的发电效率 。 这既解决了火星车能源紧张的问题 , 也在减少太阳能板阵面积的同时 , 减轻了电源产品的重量 。

挥动翅膀不光有除尘的作用 , 还能让太阳翼以最好的角度接收太阳能 , 提高产电效率 。 不用像机遇号那样 , 找个山坡爬上去 , 换个角度才能最大效率的接收太阳能 。 这个设计真是非常天才 , 如此的话 , “祝融”号的寿命可以延长很多年 。 还有定向天线碗口中的火星灰 , 也能倒出来 , 不会影响通信 。

除此之外 , 车顶板上还装了两个光热储能器 , 把火星这点有限的太阳能利用到了极致 。 2022年7月21日火星北半球迎来冬至 , 这一时期乌托邦平原处于长达半年的冬季 , 最低温度可能降到-130度 。 祝融号火星车做好过冬准备了吗?自带的两个“温室”如何工作?下期详解 , 敬请期待!
我是黑科技在身边将持续更新好奇号毅力号祝融号在火星的任务进展情况以及最新的宇宙发现喜欢宇宙及科普的朋友请动动手指关注我 , 精彩不容错过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