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苓白术散加减治乳泣医案
初孕妇女 , 妊娠期间乳汁自行流出 , 谓之“乳泣” , 临床虽少见 , 亦间或有之 。《景岳全书三十九·妇人规下》云:“未产而乳汁自出者 , 以胎元薄弱 , 滋溉不全而然 , 谓之乳泣 , 生子多不育 。”指出了其病机 , 病名及预后 。其病常常表现为胎元虚弱 , 一派虚寒之象 。而胎元之气弱又缘于脾胃肾气虚弱所致 , 冲任不能固摄而然 , 乳汁失去控制 , 故自行溢出 。治疗以健脾胃 , 益肾气 , 补养固摄胎元为主 。故临床以参苓白术散加减治疗每获良效 。
【病案举例】
1.余某 , 女 , 25岁 , 1996年4月2日初诊 。自诉:第1胎妊娠5个月 , 两乳头每日流出乳汁 , 乳汁清稀 , 湿透胸襟 , 淋漓不止 , 体倦纳减 , 乳房不痛不胀 。舌质淡 , 苔薄白而滑 , 脉沉弱 。诊为脾气虚弱 , 胎元不足 , 不能统摄 。方以参苓白术散加减治疗 , 处方:红参10g(另炖) , 白术15g , 茯苓9g , 炙甘草3 , 淮山药15g , 扁豆6g , 莲子肉15g , 芡实15g , 金樱子20g , 陈皮5g , 炒麦芽15g , 神曲6g , 白豆蔻3g , 砂仁3g , 桔梗6g , 藿香叶15g 。水煎 , 每日1剂 , 服药3 , 乳泣基本消失 , 再服6剂而痊愈 。足月顺产 , 母子健康 。9按:方中参、术、苓、草补气健脾益气;淮山药、扁豆、莲肉、芡实滋脾阴、助固摄;白豆蔻、砂仁、藿香、陈皮、神曲 , 理气醒脾;消导增食;麦芽有回乳之功 , 与健脾益气诸药协同作用 , 能加速乳汁回流;佐以桔梗载诸药上达 , 直趋病所 , 故取效显捷 。合用具有调理脾胃 , 益气安胎之功 , 切中妊娠乳泣之病机 。因后天之气薄弱 , 见有中阳不振之证 , 故以本方施治 , 重用人参效捷力宏 , 使中阳一振 , 脾胃之气充沛旺盛 , 化源得养 , 血亦充盈 , 胎元得固 , 统摄有权 , 乳汁自回 。金樱子酸涩 , 可以固脱 , 脾虚乳汁自溢非涩剂无以固之 , 故加金樱子以臻完善 。
.2.胡某 , 女 , 23岁 , 1997年1月15日初诊 。初孕3个月 , 每日两乳头溢出乳汁淋漓不止 , 见乳汁清稀质淡 , 乳房软 , 不痛不胀;素体虚弱 , 形体消瘦 , 面色白 , 语言轻微四肢不温而无力 , 腰膝酸楚 , 有时恶心呕吐 , 纳减 , 舌质淡 , 苔薄灰而滑 , 脉滑细而弱 , 此为脾肾气虚 , 胎元不足 , 冲任气虚 , 不能固摄 。治宜健脾益肾 , 固摄冲任 , 以养胎元 。方用参苓白术散为主方加减 , 处方:党参30g , 白术20g , 茯苓6g , 莲子肉15g , 砂仁15g , 山药20g , 白豆蔻3g , 桔梗6g , 灌香叶6g , 金樱子20g , 巴戟天12g , 芡实15g , 扁豆6g , 炙甘草6g , 陈皮6g , 神曲12g 。水煎服 , 每日1剂 , 连服3剂 。复诊:服药后 , 乳汁自溢大大减少 , 守上方再进剂 。三诊乳汁溢出基本消失 , 胃纳增加 , 仍守上方 , 日服1剂 , 连服3剂 , 症状痊愈 。足月分娩顺产 , 至今母女皆健.
【参苓白术散加减治乳泣医案】按:方中参、术、苓、草补气健脾益气;准山药、扁豆、莲肉、芡实滋脾阴 , 助固摄;白豆蒄、砂仁、香、陈皮、神曲 , 理气醒脾 , 消导增食;麦芽有回乳之功 , 与健脾益气诸药协同作用 , 能加速乳汁回流;佐以桔梗引载诸药上达 , 直趋病所 , 故取效显捷 。合用具有调理脾胃 , 益气安胎之功 , 切中妊娠乳泣之病机本证又兼见肾阳虚弱 , 故兼有腰膝酸楚 。先天滋后天 , 后天养先天 , 脾主藏 , 肾主固 , 脾肾两亏 , 固摄无权 , 关门不约 , 故乳汁自溢不止 。此时非温补之药 , 岂能固之 。故加入巴戟天 , 以其甘温既可调元阳 , 固充血海;又能助本方温补脾肾二经 , 脾肾同治相得益彰 , 诸症自愈 。
推荐阅读
- 参苓白术散加减治慢性宫颈炎医案
- 参苓白术散加减治子肿医案
- 参苓白术散加减治妊娠恶阻医案
- 参苓白术散加减治带下病医案
- 参苓白术散加减治闭经医案
- 参苓白术散加减治经行泄泻医案
- 参苓白术散加减治结核性胸膜炎腹膜炎医案
- 参苓白术散加减治梅核气医案
- 参苓白术散加减治发热医案
- 参苓白术散加减治盗汗医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