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味消毒饮加减治子宫内膜炎医案

子宫内膜炎是妇科的常见病之一 。是由致病菌感染造成的子宫内膜炎症病变,临床上根据其发病经过可分为急性子宫内膜炎和慢性子宫内膜炎两大类 。多发于已婚育龄期妇女 。
【五味消毒饮加减治子宫内膜炎医案】现代医学认为本病病因多与急性子宫内膜炎治疗不彻底、宫内长期放置节育器、分娩或流产后胎盘组织残留或附着部位复旧不全等因素有关 。绝经后妇女体内雌激素水平降低内膜菲薄,且无周期性剥脱,易受细菌感染,逐渐发展成慢性子宫内膜炎本病的致病菌主要为链球菌、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少数为淋菌、厌氧菌 。主要症状为阴道不规则淋漓出血,呈暗紫色血性分泌物及下腹坠胀而痛,腰骶酸痛,带下增多 。
该病在中医学古籍中并无专论,其症状散见于“带下病”、“小腹痛”、“痛经”等病证中 。如《女科证治约旨》谓:“因思虑伤脾、脾土不旺、湿热停蓄、郁而化黄、其气臭秽,至成黄带”,“下焦虚寒,脐腹疼痛,痛而不已,遂致白带绵绵”等等 。本病的形成与湿、热、毒之邪关系密切,多因经期、产后胞脉空虚或素体虚弱,湿、热、毒之邪乘虚而入,与败血搏结于腹中,或伤及冲任、带脉,使带脉失约、任脉不固,气血运行不畅而成其治疗当以清热利湿,解毒化瘀为主 。
【病案举例】
谭氏以五味消毒饮加味配合抗生素治疗子宫内膜炎71例,取得满意疗效 。治疗方法:予五味消毒饮加减,药用:金银花、蒲公英、野菊花、紫花地丁各30g,天葵子20g丹皮15g,当归30g,赤芍15g,红藤、败酱草各30g 。腹胀加木香、枳壳各10g;带下浑浊臭秽者,加鱼腥草、黄柏各10g;痛甚者加延胡索15g,红花10g水煎3次,头煎、二煎每日分2次服,早晚各1次,第三煎药汁约300ml,晾至35~40℃做保留灌肠 。灌肠前排空大小便,灌肠后卧床2h以上,治疗7天为1个疗程 。西药可根据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选择抗生素 。在致病菌尚未明确前,可选用庆大霉素及甲硝唑合用,庆大霉素60~80mg肌内注射,每天1次,甲硝唑片0.4g,每日3次口服病情较重者选择广谱抗生素联合用药,以迅速控制炎症,如给予安灭菌2.4g加入生理盐水500ml中,0.2%甲硝唑500ml,每日1次静脉滴注 。在治疗期间,应卧床休息,宜半卧位有利于宫腔分泌物引流,也可做下腹热敷,以促进炎症吸收并止痛,要保持大便通畅,以减轻盆腔充血,并有利于毒素排泄 。71例经治疗2~3个疗程,愈46例(64.8%),显效19例(26.8%),无效6例(8.4%),总有效率为91.6%
按:慢性子宫内膜炎由于病变已侵入子宫内膜的基底层,病情固,对抗生素不敏感,治疗往往短期很难奏效,如长时间用抗生素治疗,又会产生耐药或引起机体菌群紊乱,引发其他疾病,而中医药虽有其辨证施治、用药灵活、长时间用药不良反应小及整体调理机体免疫抗病力等优点,但是往往显效慢 。本组病例采用中西药结合的方法治疗,其中五味消毒饮能够改善盆腔的血液循环,消除局部炎症和炎性包块,效果显着,值得推广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