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鞠丸加减治支气管哮喘医案
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属于一种慢性气道炎症疾病,是一种免疫性炎症,其特点是气道可逆性狭窄并导致呼吸困难,它的临床表现为气急、咳嗽、咯痰、呼吸困难,肺内可听到哮鸣音,尤其是呼气时哮鸣音更加明显 。哮喘发作时可用平喘药物缓解,也可自行缓解,哮喘发作后恢复正常,可以完全没有症状 。哮喘得病后多迁延不愈,反复发作,造成病人精神和肉体上的很大痛苦,有些病情较重的病人,就因此而产生了悲观失望以至自暴自弃的态度 。因此心理因素在哮喘的发病中起着重要作用,百病皆生于气,哮喘尤为如此 。保持精神愉快、乐观开朗、心境平和是防止哮喘复发的重要措施 。
支气管哮喘属中医“哮病”的范畴,发病是宿疾内伏,因感受外邪或其他因素而诱发 。如风寒、饮食、情感、劳倦等引发其痰,以致痰气交阻,痰道气升,气因痰阻,相互搏结,阻塞气道,肺管因而狭窄,肺气升降不利,而致呼吸困难,气息喘促;同时气体的出入,又复引触停积之痰,产生哮鸣之声本病病理变化的主要脏器以肺为主,涉及脾、肾,后期累及心脏 。因此,哮喘一证,大多病在肺,以邪实为主,久病及肾,正气不足 。但本病由于反复发作,病程较长,临床上常常出现肺、脾、肾三脏俱虚的现象,病人再感受诱因,新邪引动伏饮,痰气交阻,上壅于肺,以致哮喘发作时表现为邪实正虚的错杂现象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越鞠丸有抗抑郁作用,因此行气解郁可作为治疗支气管哮喘的重要手段 。
【临床应用】
蒲氏、张氏应用越鞠丸治疗支气管哮喘44例,观察组22例,男12例,女10例,年龄最小26岁,最大66岁,平均(40.18±9.69)岁,疗程8~20年,平均(11.59±3.19)年 。对照组20例,男11例,女9例,年龄最小24岁,最大61岁,平均(38.8±10.28)岁,病程5~19年,平均(11±419)年两组年龄、性别、病情无显着差异(P>0.05),具可比性 。病例选择:根据1997年4月,全国第二届哮喘会议制定的哮喘诊断标准2,选择符合上述标准,哮喘急性发作期,中医辨证属痰浊壅肺、痰热郁肺、气郁伤肺之实证者,排除妊娠、哺乳期妇女及精神病患者 。治疗方法:2组均给予常规治疗:①吸氧;②充分补液;③纠正水电解质及酸碱失衡;④根据病情选用糖皮质激素、茶碱、2受体激动剂、抗胆碱药、其他抗炎药及抗组胺药物 。观察组给予心理疏导:①让患者树立“哮喘可以控制”的信念;②患者学习了解哮喘的定义、特点、诱因、自我观察及治疗方法;③医患交流 。同时加服越鞠丸:香附、枳壳、川芎、山栀子、苍术、神曲 。由制剂室严格筛选药物,共研细末,加工为丸,9g/粒,每次1粒,每日3次,疗程1个月观察指标:肺功能采用日本产 ChestMicrospino--298型肺功能机测定一秒钟用力呼气容积,观察症状、体征,并作血、尿、便常规及心、肝、肾功能检查,疗程结束后复查 。疗程中停用抗抑郁及抗焦虑药 。疗效评定标准:临床控制:临床症状完全缓解,FEV1增加量>35%或治疗后FEV1>80%预计值;显效:哮喘发作明显减轻,FEV1增加量25%35%,或治疗后FEV1达预计值的60%~79;好转:症状有减轻,FEV1增加量15%~24%;无效:临床症状和FV1测定值无改善或加重 。结果:观察组临床控制5例,显效9例,好转7例,无效1例 。对照组临床控制2例,显效5例,好转10例,无效3例 。2组总有效率比较有显着差异(P<0.05);观察组FEV1均值由52.1%增加至67.4%(P<0.05),对照组FEV1均值由51.4%增至55.2%(P>0.05),2组均未发生毒副作用 。
按:支气管哮喘作为一种常见的疾病,广泛威胁着公众的健康,发病呈上升趋势 。环境与心理因素对哮喘发病的影响日益受到重视,而哮喘发作对心理情绪的影响所导致的心理障碍,直接影响哮喘的治疗,二者互为因果,形成恶性循环 。哮喘发作程度越重,心理障碍发生率越高3.哮喘患者具有较正常人和一般门诊病人明显的生活事件、人格特征和心理问题4,并普遍存在抑郁和焦虑情绪,情绪诱发和加重哮喘与心理应激有关,主要导致垂体肾上腺皮质功能乱,β肾上腺素能受体功能低下,迷走神经张力亢进,引起支气管平滑肌痉挛3.中医认为哮喘之为病乃痰瘀气壅、肺气不利所为,日久气郁化火,木郁克土,脾失健运,湿食内阻,而成诸郁之象,从而又加重气机之壅塞 。因肝主疏泄,能通条气机,故行气疏肝,可消壅行滞,利肺气之宣肃 。因此心理治疗,调理情志,疏肝解郁尤为重要 。本观察显示,常规疗法基础上予心理疏导合越鞠丸治疗哮喘急性发作,中医辨证属痰浊壅肺、痰热郁肺、气郁伤肺之实证者,能调畅情志,解郁疏肝,化瘀消火,除湿消痰,祛邪利气,有效控制症状,不失为一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但心理治疗及哮喘教育是一个长期的工作,需要医患的共同努力及社会的关心,方能达到哮喘治疗的最终目的 。
【病案举例】
李某,女,50岁,自诉患慢性喘息性支气管炎6年 。每逢冬季受凉后发病 。3d前因受凉出现咳嗽、流涕等症 。继而引动宿痰、咳嗽加重,曾选用多种抗生素及止咳的药物,效果不佳,用中药治疗 。
刻见:面色灰暗,咳嗽频作,胸闷气喘,呈端坐呼吸,口唇轻度发绀,喉中痰声漉漉,呼吸张口抬肩,胸胁胀满,咳吐大量白色痰涎,不能平卧 。双肺可闻及少许散在哮鸣音和湿鸣音 。胸透提示:双肺纹理粗、双肺肺气肿 。实验室检查白细胞1×10L,中性粒细胞75%,淋巴细胞25% 。中医诊断:喘证,辨证:寒饮痰瘀、气郁阻滞 。治以宣肺,降气解郁,活血化瘀,平喘,理气化痰止咳 。投以越鞠丸加味:香附20g,苍术20g,法半夏20g,茯苓20g,栀子15g,柴胡15g,川芎10g,神曲10g,麻黄10g,杏仁10g,苏子10g,紫菀10g,紫苏10g,甘草6g上方加水浸泡20min,浓煎至500ml,每日1剂,服3~5次 。5剂后咳喘明显减轻,痰液减少,已能平卧,双肺哮鸣音明显减少,血象也基本正常 。上方去紫苏10g,加用白术20g健脾除湿,再继服5剂,喘平咳止,食欲增进,两肺哮鸣音基本消失
【越鞠丸加减治支气管哮喘医案】按:肺主气,朝百肺,津血的运行有赖肺气的敷布和调节 。慢性喘息性支气管炎的病人病程长有宿根 。其病位在肺,病机以肺气郁、宣降失司为核心,气不布津,则痰瘀内阻,气机上逆,气郁血瘀,肺络瘀滞,造成喘证 。故宣肺气解郁化瘀,为慢性喘证的治疗要点 。方中越鞠丸以行解郁宣通肺气,使之升降功能正常,血液运行正常 。其中苍术、香附理气燥湿健脾化痰,平降肺之逆气 。紫苏、柴胡祛风散邪、疏解肝郁之气,使胸胁胀满缓解,甘草调和诸药,镇咳化痰 。全方共奏宣肺平喘,降气止咳,理气化痰,活血化瘀,达到宣解肺气之郁,畅通气机,血液正常运行,故越鞠丸用于中医的喘证,取得了奇效 。
推荐阅读
- 越鞠丸加减治高血压医案
- 桂花酒酿丸子的做法 桂花酒酿丸子的具体做法教程
- 藿香正气散加减治春季结膜炎医案
- 藿香正气散加减治幼儿热痱医案
- 藿香正气散加减治小儿胃肠型感冒医案
- 藿香正气散加减治婴幼儿秋季腹泻医案
- 藿香正气散加减治小儿功能性消化不良医案
- 藿香正气散加减治子宫内膜异位症医案
- 藿香正气散加减治痛经医案
- 藿香正气散加减治妊娠恶阻医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