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青龙汤加减治肺源性心脏病医案
肺源性心脏病简称肺心病,可分为急、慢性两类,急性者较少见,主要是由于急性肺动脉栓塞,使肺循环阻力急剧增加,而导致右心室急性扩大及衰竭 。慢性者较为常见,主要是由于慢性肺、胸部疾病或肺血管病变引起的肺循环阻力增加,使右心室负荷加重,右心室肥大,最后导致右心衰竭的一种心脏病 。其常见的病因主要有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并发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占80%~90%,其次为支气管扩张、肺结核、矽肺、慢性肺间质纤维化胸廓畸形、胸膜肥厚等 。本症病程发展缓慢,症状和体征逐步出现,早期呼吸及循环功能尚可以代偿,但到晚期则出现心力衰竭(主要以右心衰竭为主,表现为心悸气短,紫绀加重,颈静脉怒张,肝大有压痛,双下肢浮肿或有腹水,静脉压增高,少尿,食欲不振腹胀,恶心呕吐,心率增快,严重者可出现休克甚至死亡)和呼吸衰竭(多以肺感染或镇静剂使用不当为诱因,表现心悸气短,呼吸困难,紫绀,眼球结膜充血水肿,头痛,头胀,烦躁不安,精神恍,幻觉,定向力障碍,嗜睡,严重者可出现狂躁,抽搐或震颤,甚至出现香迷,又称为肺性脑病) 。本病属中医学“肺胀”范畴,以虚、痰、瘀为临床特点 。
【临床应用】
任氏0等以大剂量小青龙汤治疗肺心病哮喘患者,疗效满意 。
【小青龙汤加减治肺源性心脏病医案】治疗组48例,对照组55例 。两组病例均采用吸氧、解痉平喘、强心利尿、抗菌等治疗;治疗组在上述治疗基础上,加服大剂量小青龙汤 。喘重加三子养亲汤;水肿重加茯苓、泽泻、车前子;咳重加百部、瓜蒌;肺气虚重加黄芪100g;年老体弱者细辛、半夏、五味子酌减 。结果:两组总有效率有显着性差异,P<0.05,治疗组病死率(6.25%)明显低于对照组(12.7%) 。周氏等采用西医常规治疗加中医辨证分型的治疗方法,寒痰阻肺型用小青龙汤加减,结果总有效率为97.6% 。张氏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肺心病的临床疗效,两组均用西药 。治疗组偏寒用小青龙汤合苏子降气汤加减,总有效率治疗组91%、对照组76%,说明益气祛痰活血化瘀疗法对肺心病有一定疗效,尤其对急性发作期疗效更加明显 。
【病案举例】
1.张某,男,68岁,1999年3月1日就诊 。患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近20年,近来因外感风寒而病情加重人院后采用吸氧、补液、抗感染、扩血管、强心、利尿、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等常规治疗1周,病情未见减轻 。诊见:咳嗽气,端坐倚息,动则尤甚,胸闷心悸,咳痰量多色白,面目及双下肢浮肿,形寒肢冷,腹胀纳呆,小便短少,舌质淡胖,苔水滑,脉沉细 。查体:体温37.8℃,心率120次/分,呼吸25次/分,血压13.9/11.3kP神清合作,面色灰暗,口唇发绀,端坐呼吸,颈静脉怒张,桶状胸,肋间隙增宽,两肺呼吸音减弱,双下肺可闻及大量哮鸣音及湿性罗音 。早搏2~3次/分,心音低钝,心界扩大,肝肋下2cm,肝颈静脉回流征阳性,双下肢凹陷性水肿 。白细胞14.2×10/L,中性粒细胞0.78胸片示: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并感染、肺心病 。心电图示:窦性心动过速,肺性P波,心电轴右偏,偶见早搏 。西医诊断:肺心病并感染,心衰Ⅲ级 。
中医辨证属阳虚水泛,水气凌心,饮邪伏肺,痰热互结 。治宜温阳利水,散寒化饮,清热除痰 。处以小青龙汤加减 。处方:附子20g,尊苈子20g,桂枝15g,干姜12g,细辛6g,五昧子18g,甘草10g,茯苓30g,桃仁15g,黄连6g,每日1剂 。3剂后咳喘减轻,精神转佳,食纳渐增,尿量增多,水肿消退 。效不更方,续服5剂 。尽剂后诸症大减,心力衰竭得以控制 。嘱其常服补肾防喘片,以防复发 。
按:本病当属“肺胀”、“喘脱”,为本虚标实之证,若使用小青龙汤,医者常虑其无风寒束肺之表证,惧其攻伐之力太过,耗气伤正 。然笔者抓住本方动静结合、刚柔相济配伍之妙,体会其用以治疗“溢饮”及“咳逆倚息不得卧”之机,得出“有汗无汗皆可应用”
之理,认为方中虽然有麻黄、桂枝、细辛、千姜温散发表之剂,但亦有五味子、白芍、甘草之敛肺益气,且麻黄经药理研究证实还有强心利尿之力,临证中只要配伍得当、剂量适宜常可避害为利 。若嫌温阳益气之力不足,可加附子、白术补脾益肾;若肿势严重可加茯苓、车前子、葶苈子以利水消肿;若饮邪久伏有化热之势,可加黄芩、地龙、瓜蒌壳清热化痰 。诸药合用,以温阳益气、温肺化饮、利水消肿、清热化痰,起到改善心肺功能、促进血液循环、减轻水肿的作用 。
2..陆某,男,81岁,1992年5月7日就诊患者咳喘已30余年,近3年来除冬春季节发病频繁外,至夏秋也经常发作,咳喘逐年加重,时有头晕、心悸、浮肿等症出现 。西医诊断:老年性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肺源性心脏病 。3天前不慎受寒,继之畏寒肢冷,咳嗽咯痰,痰量逐日增多至300ml左右,色白,稀薄呈泡沫状,胸膺满闷,气喘心悸,呈端坐呼吸,腹胀纳差,不思饮食尿量减少,下肢浮肿 。查体:体温37.7℃,口唇紫绀,杵状指(趾),颈静脉怒张,桶状胸,肋间隙增宽,叩诊过清音,两肺散在哮鸣音,肺底部湿罗音 。心尖搏动点在剑突下,心率92次/,律齐,心音遥远 。腹平软,肝于肋下3cm,质软边厚无触痛,肝颈静脉回流征阳性 。两下肢凹陷性水肿 。舌体胖,边有齿痕,舌质紫黯,苔白腻,脉浮而紧 。证属宿有寒饮,复加外寒客表,表里俱寒 。治以发表化饮,豁痰平喘 。
方拟小青龙汤合尊苈大枣汤化裁 。处方:炙麻黄12g,桂枝10g,白芍15g,姜10g,细辛6g,姜半夏15g,五味子12g,生甘草10g,丹参30g,桃仁泥12g,葶苈子20g,射干10g,地龙12g,白果12g光杏仁10g 。日1剂,水煎3遍,混合后分早、中、晚3次分服 。5月12日复诊:服上方5剂后,咳喘减轻,咯痰明显减少,已能平卧,无畏寒,热退,汗出不多,下肢浮肿已消胸闷、心悸好转 。舌苔薄白稍腻,脉弦滑 。效不更方,前方加蒲公英30g,车前子、车前草各15g,黄芩12g,开金锁15g.5剂,煎服方法如前 。5月18日三诊:诸症已平,胃纳增加,舌体胖,苔薄白,脉缓寒邪已去,里饮已化,但素体阳虚,肺、脾、肾三脏均亏,予补肺汤加六味地黄丸以助之 。
按:《金匮要略》曰:“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故选小青龙汤开其阳,行其气,消其痰,导其邪 。行、消、开、导,共治痰饮之标 。治水之脏为脾土,主水之脏为肾水,故治本之法,当从脾肾 。温肾健脾,方为长久之策 。
推荐阅读
- 小青龙汤加减治放射性肺炎医案
- 小青龙汤加减治间质性肺炎合并轻度纤维化医案
- 小青龙汤加减治哮喘型霉菌性肺炎医案
- 小青龙汤加减治支气管肺炎医案
- 小青龙汤加减治慢性阻塞性肺病医案
- 小青龙汤加减治变应性哮喘医案
- 小青龙汤加减治哮证医案
- 小青龙汤加减治支气管哮喘医案
- 小青龙汤加减治急性支气管炎医案
- 小米拉饵料配方 忍痛公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