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枝汤加减治肾绞痛医案
肾绞痛是较小结石在肾盂或输尿管内移动,引起输尿管痉挛所致 。可以剧烈运动为诱因,常突然发作表现为疼痛,并可伴有排尿困难、恶心呕吐、大汗淋漓、虚脱等 。桂枝汤以其解肌调营卫、化气和阴阳之能,对太阳中风及多种杂病均有卓着疗效 。
以桂枝汤加味治疗肾结石、肾绞痛亦疗效颇佳,其所以取效乃基于:①患者疼痛而汗出湿冷,为实中有虚;②疼痛部位多为太阳经所络属,而肾与膀胱(太阳与少阴)相表里;③桂枝汤可调和营卫及气血阴阳,对肾结石、肾绞痛,无论寒热虚实,一般都可辨证运用桂枝汤(化裁)合用他方治疗,常可获较满意疗效 。肾绞痛病位在肾,然病机不一,故仍须详辨病机或以桂枝汤合温补脾肾及溶石利石方药,或以桂枝汤合舒肝行气化滞及溶石利石方药,或以桂枝汤合清热利湿及溶石利石方药,或以桂枝汤合活血行瘀及溶石利石方药等随证治疗 。
【病案举例】
【桂枝汤加减治肾绞痛医案】1.某男,41岁,1997年5月5日初诊 。自诉昨晚突发腰痛连腹,今晨疼痛难忍,遂往某医院治疗4天,效果不明显 。经B超检查未见结石 。诊见:患者左腰痛连少腹,数小时无小便,小腹胀痛甚,跪趴床上,汗出湿冷,四末欠温,舌质淡胖,苔薄白,脉沉紧 。此例腰痛部位乃太阳经所络属,且汗出湿冷,四肢欠温,舌淡胖,脉沉紧,一派阳虚寒凝之象 。以桂枝汤合真武汤加味治之,使阴阳气血得以调和,肾阳虚衰得以温复,膀胱亦得以气化 。处方:桂枝、白芍各10g,炙甘草6g,熟附子5g,白术12g,茯苓、泽泻各20g,黄芪30g,生姜15g,大枣6枚日1剂,水煎服,并于痛处拔火罐 。
二诊:药后约1个半小时即能排尿,尿量多,小腹胀痛骤减,左腰及少腹疼痛亦缓解,效不更方,日进中药2剂加拔火罐,并指导家属随痛随拔 。至第5天下午其家属谓小便排出约5~6枚结石,大小如黄豆、米粒不一,谓腹已不痛,唯觉酸胀感 。嘱以肾气丸调理月余 。随访1年余,腰痛未发 。
2.丘某,女,29岁 。2001年3月5日初诊 。诉腰痛、少腹痛3天到某医院作B超检查,诊为左肾结石(1.5cm×0.6cm) 。
经治疗3天,疼痛依然 。刻诊:面色晄白,面容痛楚,左腰部疼痛,左少腹及左腿内侧亦隐隐胀痛,数日来疼痛以午时为甚,并发左侧头胀痛,伴呕恶,汗出,肢冷,偶觉口苦,舌淡红,苔黄,脉弦缓 。诊为肾结石并肾绞痛 。辨证为气血不和,肝郁气滞 。治以调气和血,舒肝化滞排石 。桂枝汤合小柴胡汤加味,处方:桂枝10g,白芍30g,柴胡15g,黄芩6g,制半夏10g,党参12g,金钱草30g,海金沙15g,鸡内金10g(研末吞服),炙甘草6g,大枣5枚,生姜15g 。水煎服,日进2剂 。2天后复诊告知首剂服后腰腹痛大减,呕恶除,再剂后腰痛消失 。宗方继投,日进2剂 。7天后排出明显断裂状结石3枚,约黄豆、绿豆大小,嘱以金钱草、黄芪煎水代茶调治之 。
3.卢某,男,27岁 。1996年8月10日初诊 。患者谓右少腹疼痛,腰酸胀痛,B超示右肾结石(0.5cm×1.5cm) 。现有肾区胀痛,右少腹疼痛难忍,右侧头部胀痛,面色发青,头项冷汗出,口干口苦,胸闷欲呕,尿黄,早晨排肉眼血尿1次,舌红,苔黄腻,脉沉弦而有力 。辨证为气血失和,湿热内阻 。治以调气和血,清热利湿排石 。桂枝汤合大柴胡汤加味,处方:桂枝6g,白芍30g,柴胡15g,黄芩15g,制半夏10g,枳实10g,大黄10g(后下),金钱草30g,海金沙15g,仙鹤草30g,鸡内金10g(研末吞服),滑石12g,车前子12g,甘草10g,大枣5枚,生姜15g 。水煎服,日进2剂 。次日复诊,疼痛基本缓解,守方减大黄为6g,仍日进2剂,服药至第5天开始排石,10天内前后排石10余颗,大小若黄豆、绿豆、米粒不等B超复查示结石消失 。
推荐阅读
- 桂枝汤加减治急性肾衰竭医案
- 桂枝汤加减治慢性肾炎医案
- 桂枝汤加减治急性肾炎医
- 桂枝汤加减治系统性红斑狼疮医案
- 桂枝汤加减治类风湿性关节炎医案
- 桂枝汤加减治白塞病医案
- 桂枝汤加减治风湿证医案
- 桂枝汤加减治雷诺病医案
- 香菇栗子鸡杂汤的做法(增肥食谱)
- 凉瓜汤的做法(增肥食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