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散加减治乳房病医案、配方
乳房病
乳房病虽属临床常见疾患 , 但治疗有一定难度 。逍遥散主治范围虽广 , 但所针对的病机则为肝郁不舒 。前人有“女子以肝为先天”之说 , 妇科疾病与肝郁关系极为密切 。在纷繁复杂的妇科病证中 , 若患者病机以肝郁为主 , 只要能抓住这一主要病机 , 应用逍遥散为主方 , 并进行正确加减 , 便能获得较好疗效 。
乳腺增生 , 其病机多以肝郁为主 , 故用逍遥散为主方 。乳房包块多属痰瘀互阻 , 但痰瘀二者又各有主次不同 。或仅有舌质暗红之血瘀征象 , 或兼有病机以气结痰阻为主 , 血瘀为次 , 于逍遥散中加入浙贝、白芥子、昆布、荔枝核鸡内金、穿山甲等大队消痰散结之品 。因其仍有瘀滞 , 故加赤芍、丹参等活血化瘀药 。
【逍遥散加减治乳房病医案、配方】有经行腹痛 , 经来多块 , 块下痛止 , 舌下络脉青紫怒张等典型之血瘀表现 , 其兼有病机以瘀为主 , 以痰为次 , 可于逍遥散中除加活血化瘀药丹参、赤芍之外 , 更加入三棱莪术及失笑散等破血化瘀之重剂 。因其仍有痰阻 , 故加浙贝鸡内金等消痰散结之药 。依据夹痰瘀之主次不同 , 加消痰散结和活血化瘀药之轻重多少亦异 。有冲任不固所致之月经过多者 , 可加紫河车以固其冲任 。
【病案举例】
1.乳癖案孙某 , 女 , 38岁 , 1983年4月6日诊 。每次经前1周 , 左乳胀痛 , 并触及肿块 , 经后胀痛消失 , 肿块缩小 , 反复发作1年余 。检查:左乳外上象限可扪及一蚕豆大小肿块 , 质中 , 活动度佳 , 边界欠清 。患者性情急躁易怒 , 喜叹息 , 舌质淡红 , 苔薄白 , 脉细弦 。证属情志内伤 , 肝气不疏 , 痰气互结 。治宜疏肝理气化痰 , 以逍遥散加夏枯草、生牡蛎、浙贝母、瓜蒌皮治之 。经3个月经周期治疗 , 乳房肿块消失 , 诸症皆除 。
2.乳胀案梁某 , 女 , 52岁 , 1988年10月20日诊 。近4个月来 , 月经延期 , 经前两侧乳房胀痛 , 伴有少腹胀 , 经后诸症皆消 。近日月经将至 , 胀痛又作 , 舌质偏红 , 苔薄白 , 脉细弦 。
证属肝气郁结 , 治宜疏肝理气 , 佐以滋阴 , 以逍遥散加桑奇生、槟榔、莲草、女贞子治之 。经3个月经周期治疗 , 诸症皆除 。
3.乳腺增生伴月经过多查某 , 女 , 38岁 。自述乳房有块伴胀痛6年 , 月经量多1年 。患者于6年前发现右侧乳房有包块 , 伴胀痛 , 其症以经前4~5日为甚经西医多项检查 , 已排除癌变 , 经多方治疗 , 但病情无好转 。5年前病理活体组织检查提示:所见乳腺导管上皮细胞 , 未见癌细胞 。又经Ⅹ线摄片检查 , 其报告提示为“右侧乳腺增生症” 。经服“乳块消”、“乳核散结片”等药共3年无效 , 近1年来乳房胀痛加剧 , 于经前半月出现双侧乳房胀痛 , 同时出现月经量多 , 遂来就诊 。
刻诊:双乳胀痛 , 易怒心烦 , 月经量多 , 有时顺腿而下 。患侧乳房有结节状包块多个 , 边界清楚 , 活动 , 压之疼痛加剧 。舌质暗红 , 苔薄白 , 脉弦细 。此为肝郁气结 , 冲任不固之证 。治以疏肝散结 , 佐以固冲化瘀 。方用逍遥散加味 。
药用:柴胡10g , 当归10g , 赤芍10g , 白芍10g , 茯苓15g , 白术10g , 甘草6g , 山甲10g , 浙贝10g , 白芥子10g , 丹参15g , 鸡内金10g , 昆布10g , 荔枝核10g , 紫河车12g以上诸药水煎服 , 每日服2次 , 经后服20剂为一疗程 。
患者服药后2~3小时 , 即自觉乳房胀痛减轻 。仍以此方化裁 , 共服4个疗程 , 乳房包块及胀痛消失 , 经量正常而痊愈 。
4.乳腺增生伴痛经案病员于某 , 女 , 40岁 。患者于半年前发现双侧乳房有“包块” , 乳房胀痛 , 月经期及经前数日 , 胀痛加剧 , 经净后胀痛减轻 。1990年3月经北京地区某医院检查 , 确诊为“乳腺增生症” 。曾服“乳核散结片”共2月 , 乳房胀痛减轻 , 但出现月经周期缩短至22天以下 , 患者遂自行停药 。近年来乳房疼痛加剧 , 甚至在夜间痛醒 , 且自觉乳房包块增大 , 并出现经期腹痛 , 每次均需使用镇痛剂并休息1天以上 , 疼痛方能缓解 。患者不堪其苦 , 遂来就诊 。
刻诊:眼睑浮肿 , 左面颊有黑斑 , 神情抑郁 , 心烦易怒 , 双乳胀痛 , 月经提前 , 经色暗红 , 中夹多量血块 , 经期小腹剧痛 , 血块下则痛减 。查其双乳 , 可见有多个结节状包块 , 边界清楚 , 活动有压痛 , 舌质暗红 , 苔薄白 , 舌下络脉青紫怒张 , 脉细 。此为肝郁血瘀之证 , 治以疏肝解郁 , 活血化瘀 , 方用逍遥散加味 。
药用:当归10g , 赤芍10g , 白芍10g , 柴胡10g , 茯苓15g , 白术10g , 丹参15g , 浙贝10g , 鸡内金10g , 三棱10g , 莪术10g , 生蒲黄6g , 五灵脂10g.上药水煎服 , 1日2次 , 于经后1周以内服 , 20剂为一疗程 。服此方4剂 , 月经来潮此次月经所夹血块已明显减少 , 腹痛轻微 , 无需服止痛剂 , 也无需休息 , 并能坚持正常工作 , 继服此方2个疗程 , 前后共服40剂 , 乳房胀痛消失 , 乳房肿块消散 。追访2年 , 病未复发 。
5.经行乳胀案患者 , 36岁 , 已婚 , 1987年10月6日诊 。
患妇1年前因丈夫病故 , 抑郁日深 , 现值经前期 , 乳房胀痛 , 乳头发痒 , 乳痛连及胸胁 , 不可触摸 , 伴心烦少眠 , 口渴溲黄 , 舌质淡红 , 苔黄 , 脉细弦 。治宜疏肝清热 , 行气止痛 , 方用逍遥散加减:柴胡5g , 郁金15g , 香附10g , 白芍20g , 茯苓15g , 当归15g , 王不留行15g , 栀子12g , 薄荷6g(后下) , 连服3剂 。
复诊时乳房作痛明显减轻 , 口不甚渴 , 夜寐梦多 , 经血暗而甚少 , 脉舌如前 , 守前方加牛膝10g , 丹参30g , 以加强活血行滞之力 , 令瘀积下达 , 使经水通畅 , 更促气机通利 。12日三诊 , 胸乳胀痛已全部消除 。用逍遥散加二至丸调理 , 取养阴柔肝之意 , 半年之后随访 , 诸症未再发 。
按:病起于情志所伤 , 肝郁气滞 , 更兼冲气横恣 , 阻滞乳络 , 致乳房胀痛 , 以疏肝清热 , 解郁止痛为治 。方中柴胡配郁金、香附及薄荷顺气疏肝 , 使积郁畅达;白芍、当归滋肝养肝 , 以宁冲气;王不留行理气通络 , 继用栀子清肝郁之火 , 茯苓与甘草扶脾 , 以防肝木之乘 , 配伍合理 , 切中病因而取效 。
6.乳房硬结案张某 , 女 , 30岁 , 1981年8月初诊 。左乳房外侧有一硬结块 , 如鸡蛋大小 , 平时无碍 , 每遇情志不遂则有手足心热 , 心中烦躁 , 口燥咽干 。西医诊断为左乳房小叶增生 。
面色红润 , 舌质红淡 , 略有微薄黄苔 , 脉左弦细数 , 右细数 。此为肝郁血虚 , 阴虚内热 , 当以疏肝解郁和营为法 。选方:当归10g , 芍药10g , 柴胡6g , 茯苓10g , 白术10g , 甘草6g , 丹皮10g , 栀子10g , 木香6g , 郁金10g 。连服5剂 , 症状减轻 , 硬结块如蚕豆大小 , 至今仍无发展 。
按:以柴胡、木香、郁金疏肝行气解郁 , 当归、芍药行血柔肝 , 茯苓、白术、甘草和中补脾 , 丹皮栀子清血分之热 , 为疏肝解郁 , 行气除胀之剂 。辨证要点在血虚 , 乳房胀痛 , 脉弦细数 。
7.乳胀案患者 , 女 , 28岁 , 1998年2月初诊 。产后半月 , 乳汁自出 , 湿透衣衫 , 伴头晕恶心 , 食少纳呆 , 睡眠不佳 , 乳胀胁疼 , 舌红苔黄 , 脉弦 。此病为肝失疏泄 , 脾不运化 , 致肝脾不调 , 肝郁血虚 , 治宜柔肝养血 , 补脾和胃 , 方用逍遥散化裁:当归10g , 白芍10g , 柴胡10g , 白术10g , 茯苓10g , 陈皮10g , 山药15g , 党参10g , 通草6g , 全枯姜10g , 生姜3片 , 大枣3枚 , 服用5天后溢乳减少 , 他症亦轻 , 原方续服3剂而愈 。
8.乳妞案张某 , 41岁 , 1999年9月初诊 。患者两乳头疼痛1年 , 右乳头溢血5天 。到某医院检查发现 , 两乳房外象限各有一包块约6cm×8cm , 质中 , 压痛 , 右乳头有溢血 , 月经周期正常 。经乳房X线、乳腺造影及乳房分泌物检查 , 确诊为乳腺导管扩张综合征 , 并予以环丙沙星及乳康片治疗 。治疗一疗程 , 疗效不显 , 建议行手术治疗患者畏惧手术而转诊于余 。患者两乳头疼痛年余 , 肝郁气滞日久 , 郁而化火 , 迫血妄行 , 发为乳头溢血 , 故以逍遥散加减 。处方:牡丹皮、栀子、昆布各10g , 柴胡、海藻、枳实各12g , 当归、赤芍、茯苓、夏枯草、八月札各15g 。每天1剂 , 水煎服 。维生素E100mg , 每天1次 , 口服 。
服7剂后 , 改逍遥丸和维生素E同服 。坚持治疗二月 , 衄血停止 , 乳头疼痛亦减 , 乳房检查 , 包块缩小 , 嘱其坚持上法治疗 , 约年余 , 症状完全缓解 , 乳房检查 , 包块已基本消失 。
推荐阅读
- 逍遥散加减治乳汁不足医案、配方
- 逍遥散加减治阴痛医案、配方
- 逍遥散加减治阴痒医案、配方
- 醉翁亭记赏析句子
- 晴蓝的寓意
- 逍遥散加减治产后腹痛医案、配方
- 逍遥散加减治妊娠胁痛医案、配方
- 逍遥散加减治带下病医案、配方
- 逍遥散加减治月经不调医案、配方
- 逍遥散加减治痛经医案、配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