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拔耗时两年 , 12人从1500人脱颖而出 , 选拔过程更是难受痛苦 。 杨利伟在接到“你穿多大号衣服”的电话那一刻 , 一颗心终于落了地 。
随后进入北京航天城里进行长达6年的专项训练 , 这是世界上最幸福的 , 也是最不自由的职业 。
每天三顿的饮食丰富 , 且由营养师搭配 , 但不是你想吃哪样就吃哪样 , 还需遵守“不能在外吃”、“不可吸烟喝酒”的严格纪律 。
航天员的出行遵照国家二级警卫标准 , 1人出门 , 有数个乃至几十个特警保护 , 回家探亲不能坐飞机 , 到家却只能住在宾馆 。
“国宝级”的待遇你羡慕吗?花5年时间学完58门“天梯”课程 , 普通人根本无法忍受……而杨利伟愣是像上了大学一样 , 完美毕业 , 成为名副其实的航天员 。
重重难关 , 与死神擦肩而过2003年10月15日 , 9点整 , 飞船在万众瞩目中升空了 。 在火箭上升到30-40公里时 , 船体由于剧烈的抖动发生共振 , 杨利伟感到身体的五脏六腑像被撕裂一样极其痛苦 , 但他仍告诉自己坚持!挺住!这与死神擦肩而过的26秒是如此的漫长难过 。
就在他以为自己快要牺牲的时候 , 飞船安全进入了轨道 。 杨利伟带领全国人民看到了人类的居所 , 这个披着蓝色裙纱的星球 , 是如此美丽壮观 。
神舟5号沿着轨道正常飞行 , 杨利伟有条不紊的开展着飞船上的工作 , 慢慢的进入了短暂的夜晚 。 忽然 , 一道刺眼的光芒闪过窗外!难道窗外有人?
杨利伟心里一惊 , 这可是平日训练里所没遇到过的 , 但是很快 , 他劝自己要冷静下来 。 一遍又一遍的检查仪器、数据 , 一个区域一个区域的排查 , 一个铆钉都不放过 。
“无论怎样 , 发光总是有原因的吧 , 我一定要把原因找到” , 终于在细致的排查中发现 , 闪光来自地面的闪电 。
一切顺利运转 , 杨利伟收到返回的指令 。 在急速下降的过程中 , 飞船与大气层剧烈摩擦 , 船外温度达到将近2000摄氏度 。 右边舷窗上突然出现了——裂纹!
细细的碎纹 , 像病毒一样在窗体上蔓延 , 他的心砰砰砰跳得厉害 , 仿佛开启了爆炸倒计时 。
这时 , 左边的舷窗也开始蔓延起不受控制的裂纹 , 此时他大脑飞速运转 , 想到平时的理论课程 , 立刻放宽了心——这种故障重复出现的概率不高 。
距离地面还有10公里的时候 , 飞船开启降落模式 , 降落伞相继打开 , 飞船安全着落在既定位置附近 , 然后又弹起来 , 巨大的反弹力、落地的冲击力 , 让他感觉到自己被东拽西扯 。
话筒重重地撞破了嘴 。 疼痛本让人痛苦 , 但此时的杨利伟内心是雀跃的、激动万分的——“我为我们祖国感到骄傲!”
在他自主出舱的那一刻 , 13亿人欢欣鼓舞 , 热泪盈眶 。 此时此刻 , 所有的言语都如此苍白……
困扰航天人十七年的神秘声音杨利伟到达地面后 , 接受了各项身体检查 , 并向研究人员细致描述整个过程中遇到的状况 。 例如 , 飞船在起飞过程中发生的非正常的共振 , 之后经过研究人员几十次的改进 , 神六、神七再也没有发生过此现象 。
而舷窗上恐惧的裂纹也得到了解答——裂纹是窗体外层涂抹的防热涂层遇热发生的变化 , 并不是窗体本身裂缝 , 更不会引起爆炸 。
在太空轨道运行中 , 杨利伟还经历了一件匪夷所思的事情 。 当时他正在有条不紊地进行各项操作作业 , 突然传来“咚咚咚、咚、咚咚”像敲门一样的声音……
什么?这万物寂静的外太空 , 怎么会有声音传播?难道真的是传说中地外文明的拜访?那个大大的眼睛 , 细细的四肢 , 灰白的身体在敲门?
这不禁让人毛骨悚然 , 正常人此时已经吓破了胆 , 惊叫起来了吧 。 杨利伟不是不紧张不害怕 , 他知道这些负面情绪都没有用 。
无论如何也要找到原因 , 他硬着头皮向窗外看去 , 没有任何人敲门 , 这个“敲门声”不时地传来 , 他又开始仔细观察舱体外部是否有异常 , 依旧没有发现任何头绪 。
事后 , 他和研究人员提起此事 , 研究人员聚集专家 , 用各种工具、材料的运动、摩擦、碰撞发出的声音来模拟杨利伟听到的“咚咚”声 , 然而始终还原不了那个声音 。 难道这是外星人的小把戏?
日复一日 , 年复一年 , 疑团重重笼罩在所有航天研究人员的脑子里 , 如果不解决这个问题 , 会给以后的航行带来不可预知的危险 。
经过长达17年的不懈研究 , 所有航天人本着永不放弃的探索精神 , 终于解开了谜底 , 有了科学的答案:飞船从地球到太空 , 受到的温度、压强变化导致船身材料发出类似“热胀冷缩”的声音 。
推荐阅读
- 中国探索宇宙,绝非可有可无!事关国人的生存,是真正的“刚需”
- 帝王蟹有多可怕?席卷欧洲还入侵南极,每吃一只都是在拯救世界
- 被吃一半都不懂反抗的翻车鱼,为什么还没有灭绝?
- 长着酷似人类嘴巴的神秘海洋生物被冲到海滩上,这让专家们很困惑
- 奇怪空间站王亚平越活越年轻了,为什么专家会担心呢?
- 影响干细胞移植治疗效果的因素有哪些?
- 罪魁祸首!小行星带来了九个月的黑暗,最终杀死了恐龙
- 航天员在空间站回答美国孩子中文提问,现场画风太可爱
- 徒手扔出的卫星——从空间站释放小卫星优点多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