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干细胞移植治疗效果的因素有哪些?


影响干细胞移植治疗效果的因素有哪些?


文章图片


影响干细胞移植治疗效果的因素有哪些?


文章图片


影响干细胞移植治疗效果的因素有哪些?


文章图片


影响干细胞移植治疗效果的因素有哪些?


文章图片


不少临床研究或临床试验的结果显示 , 间充质干细胞(MSC)能治疗多种疾病 , 尤其是一些疑难杂症 , 但是疗效各有差异 。 研究者开始冷静反思:具有治疗功能的间充质干细胞为何会临床疗效差异化较大?对于这个问题 , 不同的研究者有不同的思考和解释 。
影响间充质干细胞(MSC)的疗效 , 有很多因素 , 本文主要讨论间充质干细胞(MSC)相关的关键影响因素:细胞质量、注射途径、最佳剂量、治疗时机 。 ;其他影响因素还包括患者的疾病类型和医生的医疗技术和医院的整体实力水平等等.间充质干细胞(MSC)下文简称为MSC 。


细胞质量不同厂家生产出来的同一种药物 , 质量之间存在一些差异 , 尤其是进口药和国产药相比较 , 同样的情况也存在不同的干细胞公司 。 大概定义一下 “细胞质量”指单位细胞或单个细胞所对应的生物学效力;效力越高 , 细胞质量越好 。 有一些参数可以反映间充质干细胞的质量 , 比如细胞活率、供体特性、克隆形成能力、细胞大小、免疫抑制能力、和细胞因子分泌量 。 1、细胞活率是MSC进入人体之前 , MSC针剂里还有多少MSC是活的?不同的临床研究所用的细胞活率有所不同 , 细胞活率有>80% , 有>85% , 有88.2± 6.1% , 有90%-97% , 有>92% , 有>95% , 还有存在>70%的情况 。 活率90%以上的细胞制剂和活率只有70%的细胞制剂 , 相同的疾病情况下 , 治疗效果难免会有较大的差异 。 MSC需要活着 , 而且还要扛过肺部的清除 , 才能很好地发挥治疗作用 。
2、供体特性供体特性包括 “供体年龄”和“供体的身体状况” 。 (1)供体年龄
供体年龄是一个很重要因素 , 因为来自年轻供体的MSCs似乎具有更大的活力、增殖潜力和抗氧化能力 , 而年龄较大的成年来源的MSC具有较低的增殖能力 。
从年龄上来讲 , 脐带、脐带血和胎盘应该最具优势 , 乳牙牙髓次之 , 而骨髓和脂肪就相对年龄大点了 。 年龄越大 , 在骨髓中的干细胞就越少:刚出生时 , 骨髓1万个单个核细胞中就有1个是MSC;30岁时 , MSC的数量减少到骨髓25万个单个核细胞中才有1个MSC;到80岁时 , MSC的数量就更少了 , 骨髓200万个单个核细胞才有1个MSC 。

性别可能对MSC的某些功能有影响 。 比如有研究显示女性来源的MSC表达更高水平的IFN-γR1和IL-6β , 从而具有更强的免疫抑制能力 。 (2)供体的身体状况有不少研究证明疾病也会影响自体间充质干细胞的功能 , 尤其是一些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 , 其自身骨髓的MSC出现功能异常 , 包括增殖速度减慢、克隆形成能力降低、免疫抑制能力下降、分泌生长因子的数量减少等等病理变化 , 使得患者自身骨髓MSC不适合用于自己疾病的治疗 。
理论上 , 有可能存在某种先天性基因变异 , 导致MSC的功能出现缺陷 , 那么患者出生时的脐带、脐血和胎盘来源的MSC也不适合自体治疗 。 目前还没见到这样的文章报道 , 只是理论上存在这种可能性 。
注射途径1、静脉注射(全身性输入)静脉注射是最常用和最简单的途径 , 并且允许输入大量的MSC 。
静脉注射最大的弊端就是肺部能清除超过60%的MSC , 造成趋化到损伤部位发挥治疗作用的MSC数量减少 。 肺血管系统的特性 , 允许直径小于5μm的微粒或细胞完全通过 , 而阻挡大部分直径超过20μm的微粒或细胞 。 人脐带来源的MSC细胞直径大部分集中在14-20μm的范围(见下图) 。

人脐血来源的MSC比人骨髓MSC容易通过肺脏 , 而且年龄越大的供体 , 其骨髓MSC越容易在小鼠肺部滞留;在肺部滞留的MSC细胞数量 , 与MSC细胞表面表达的整合素α4和α6密切相关 , 表达量越高 , 越不容易在小鼠肺部滞留 。 但是 , 如果MSC联合整合素抗体给患者使用 , 那么需要评估整合素抗体静脉注射所带来的风险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