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胆泻肝汤加减治小儿盗汗医案、配方
小儿盗汗
盗汗是一个病证名,是以入睡后汗出异常,醒后汗泄即止为特征的一种病证 。小儿生理性盗汗的发生率很高,因为小儿皮肤十分幼嫩,所含水分较多,毛细血管丰富,新陈代谢旺盛,植物神经调节功能尚不健全,活动时容易出汗 。若小儿在人睡前活动过多,机体内的各脏器功能代谢活跃,可使机体产热增加,在睡眠时,皮肤血管扩张,汗腺分泌增多,大汗淋漓,以利于散热 。其次,睡前进食可使胃肠蠕动增强,胃液分泌增多,汗腺的分泌也随之增加,这可造成小儿入睡后出汗较多,尤其在入睡最初2小时之内 。此外,若室内温度过高,或被子盖得过厚,或使用电热毯时,均可引起睡眠时出大汗 。但如果盗汗症状较重时,须及时采取治疗措施 。
【临床应用】
范氏治实火型小儿盗汗109例,取得了满意的疗效 。其中辨证属肝胆湿火型者治拟清泄肝胆湿火,运用龙胆泻肝汤加减:龙胆草3g,淡黄芩、焦山栀各6g,青蒿、赤芍、人中白、碧玉散各10g(包煎),麻黄根5g,焦山楂10g.
【病案举例】
【龙胆泻肝汤加减治小儿盗汗医案、配方】患儿李某,男,6岁 。因熟睡后大量出汗2月余入诊 。出汗以背、颈、前胸为主 。烦躁,述口干但不思饮,尿黄,便干每日1次,傍晚有低热,37.4℃左右,无咳嗽 。苔厚腻微黄,舌边深红,脉弦滑 。“OT”试验阴性,胸片及血常规均正常证属肝胆湿热,治以清泄肝胆,方用龙胆泻肝汤加减:龙胆草6g,焦山栀、淡黄芩、连翘心、青蒿各6g,赤芍、碧玉散(包煎)、人中白、焦鸡内金各10g,麻黄根5g,连服6剂汗止,舌苔转薄,舌色转鲜红 。此乃湿去但有阴伤,上方去龙胆草、淡黄芩,加鲜生地15g,丹皮6g,生石膏10g,连服3剂而痊愈 。
推荐阅读
- 龙胆泻肝汤加减治儿童髋关节一过性滑膜炎医案、配方
- 龙胆泻肝汤加减治小儿高热抽搐医案、配方
- 龙胆泻肝汤加减治小儿目答医案、配方
- 龙胆泻肝汤加减治小儿牙龈炎医案、配方
- 龙胆泻肝汤加减治小儿尿路感染医案、配方
- 龙胆泻肝汤加减治婴儿尿布性皮炎医案、配方
- 龙胆泻肝汤加减治梦游遗尿症医案、配方
- 龙胆泻肝汤加减治女童特发性性早熟医案、配方
- 龙胆泻肝汤加减治流行性腮腺炎合并胰腺炎医案、配方
- 龙胆泻肝汤加减治流行性腮腺炎医案、配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