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和汤加减治夏季热医案

夏季热是婴幼儿时期的一种特有疾病,主要发生于3岁以下的婴幼儿,以我国东南及中南地区多见,发病季节多集中在68月份,多以婴幼儿随着夏季气温升高持续发热不退、口渴、多饮、多尿、汗闭或少汗为主要表现 。中医认为是因为小儿脏腑娇嫩,阴阳稚弱,机体调节未臻完善,兼之先天禀赋不足或病后虚弱,患儿不能耐受外界酷暑的熏蒸,暑邪乘虚侵袭而发病 。
【临床应用】
范氏仿效李东垣“甘温除大热”法的辨证精神,用本方治夏季热大显身手,每每获效,并通过临床与科研相结合的方法使其得到肯定 。
【病案举例】
徐某,男,3岁,1998年8月9日入院 。患儿入夏后开始发热,体温昼高夜低,白天39℃左右,夜间38℃左右,曾在当地保健所补液及肌肉注射青霉素,同时服用中药消暑化湿之剂,但体温始终不退,延续月余 。入院后除一般支持疗法外,应用中药常法治疗未效 。刻诊:形体消瘦,面色萎黄,神疲,身热无汗,尿多,舌淡,苔薄白,脉数 。中医诊断为夏季热,治宜调和阴阳,补益气血,宣通营卫 。予阳和汤加减:炙黄芪10g,党参8g,白术5g,当归5g,阿胶(烊化)6g,熟地8g,山药5g,制黄精6g,制玉竹6g,附子2g,干姜1.5g,桂枝3g,生姜1片,红枣3枚,水煎服,日1剂 。2剂后热退身凉,继以调理善后出院5
按:患儿素体虚弱,夏被暑热熏蒸,暑气乘虚入侵,其病初在肺胃,久及脾肾,正气亏虚,营卫失和,邪热稽留,虚实兼夹;高热不退,久则气血两虚,阴阳俱损,营卫失和,病邪稽 。;
【阳和汤加减治夏季热医案】留 。故采用加减阳和汤针对此病机,方中黄芪、党参、白术以补气;阿胶易鹿角胶,乃取“血肉有情”之品配熟地、当归以养血;“五脏之伤,穷必及肾”,肾阴、肾阳是全身阴精阳气根本,故用山药、玉竹、黄精滋养肾阴;附子、干姜温补肾阳,俾气血得充,阴阳和调,正气存内;麻黄、桂枝、生姜、大枣以调和营卫,宜通壅遏,达邪于外,而无“闭门留寇”之弊 。诸药合用,共奏扶正祛邪之功 。由于方药切中病机,故能收到满意疗效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