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4月13日电(采访人员熊争艳、屈婷)北京冬奥会已经谢幕,但有一幅画面却长久定格在观众脑海中:一处废弃钢铁厂的冷却塔,成为滑雪大跳台运动员们腾挪跳跃的背景板 。
“这是冬奥历史上第一座与工业遗产再利用直接结合的竞赛场馆,也是我国工业遗存保护利用的典型范例 。”中科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研究员张柏春说,不同于一些国外的滑雪跳台,背景大多是高山、树林等自然景观,北京冬奥会滑雪大跳台所在的首钢园,完整保留了高炉、转炉、冷却塔、焦炉、铁路等设施,反映了上世纪中国冶金工业的风貌 。
【首钢|“不是包袱,而是宝贵遗产”——专家谈工业遗存保护利用】北京申办2008年奥运会成功后,为兑现绿色奥运的承诺,曾是京津唐地区最大钢铁企业的首钢实施大搬迁,成为中国第一个由中心城市转移到沿海发展的钢铁企业 。
“拆除还是保留,这是当时工作中遇到的最大难题 。”北京首钢建设投资有限公司工程建设部部长助理段若非参与改造首钢三高炉、精煤车间等多个项目 。
段若非说,首钢园的工业设施大多为钢结构,容易发生锈蚀,存在安全隐患 。但如果一刀切全拆了,园区就会变成一个没有血肉的空壳,工业元素没了,首钢园整体风貌就失去了灵魂 。尊重历史和文化,保护好、建设好首钢人的精神家园,这是首钢园区工业遗存改造规划秉持的理念 。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历一个产业升级、再创业和创新的过程,有些地方因资源趋于枯竭和产业换代而开始谋求经济社会的转型,工业遗产保护成为一个现实问题 。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2018年的摸底调查,像北京首钢园这样的各类工业遗产,我国有近1000处 。
“一些工业遗存不是包袱,而是宝贵遗产 。关键是要处理好遗产保护与产业升级、社会发展的关系 。”张柏春举例说,一些面临产业转型的地区把工业遗产保护作为文化产业与新景观布局的生长点以及社会转型的切入点,进行积极探索 。有些建筑遗产的保护与景观设计、创意文化产业开发等结合,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
参与把景德镇多家闲置瓷厂规划改造为陶溪川文创街区项目的北京建筑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院长张杰说,要让工业遗存活起来,必须要让它们融入现实,与人的生活、新经济结合起来 。
“景德镇以瓷立市,我们发现这座城市有大量‘景漂’,如何利用这些老旧瓷厂创造一种环境吸引这个群体,提供平台支持他们,进而带动产业,激活千年瓷都,这是我们做规划时的逻辑 。”张杰说 。
“如果无视或低估遗产价值,我们可能弃毁许多值得保护的重要工业遗产 。如果遴选做得过泛,则可能过度保护价值不高的工业遗存 。”张柏春认为,工业遗产具有历史价值、科技价值、建筑价值、社会价值等,工业遗产保护是交叉领域,各学科和行业看待工业遗产的角度和价值取向不同,应发挥各自的专长,共同做好遗产保护工作 。
我国的工业遗产保护利用尚处于开拓阶段 。张柏春认为,目前有的地方存在重建筑遗产和企业产品,轻视机器设备、生产线和工艺等遗产的倾向,有的工业遗存开发后只留下厂房的外壳,车间里有历史价值的机械设备已不复存在,好比“有饺子皮、缺饺子馅” 。这些都应当注意克服 。
“工矿遗存保护修复和开发利用是一项长期而系统化的工程,需要保持历史定力与耐心 。”工业和信息化部工业文化发展中心副主任孙星说,我们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工矿遗存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让遗产资源和社会发展资源实现有机结合,为构建新发展格局、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新的有力支撑 。
推荐阅读
- 国印|象征人民政权的新中国第一枚“国印”
- 岳飞|“尽忠报国”还是“精忠报国”?你可能不懂岳飞!
- 曹操|曹操心爱的“头号军师”郭奉孝,是被谁神化的?
- 中国|亲历者讲述中国“入世”:履约20年,我们付出什么得到什么?
- 中国|“稍息”一会儿:他用镜头捕捉到了中国式的诗意
- 日本|日本撤侨官员自杀并非谢罪 “切腹自杀”传统是如何演变的?
- 文物|金沙文物“出差”,亮相首个中国古代绿松石展
- 考古|387件(套)文物亮相山西“十三五”考古成果展 带你感受考古的温度
- 战地记者|他是永远25岁的战地记者“小方”
- 中国航天|他为何被称为中国航天“总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