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精神病, 弟弟脑瘫, 安徽25岁女孩每天搂着弟弟睡觉, 结局如何了( 二 )



照顾妈妈
可家里只有一个女儿怎么能行呢?终究还是要有个儿子 , 不然被人看不起 , 到最后让亲戚邻居吃自己的“绝户” 。
于是在王倩4岁时 , 母亲又生下了弟弟王康(化名) 。
弟弟的出生让父亲干劲十足 , 同时也给家里带来了更大的生活压力 。
此时祖母已经去世 , 家中更是无人照看两个孩子 , 当王倩还是孩子的时候 , 就得照顾孩子 , 说是姐姐 , 倒不如说是个赶鸭子上架的“妈妈” 。

姐姐背弟弟
可日子虽然苦难 , 但是也还算有盼头 。
随着王康的月份增长 , 到弟弟一岁的时候 , 父亲却发现儿子有些异常:
不会站 , 不会说 , 眼神不对劲 。
跟同龄的孩子比起来 , 有着明显的不同 , 难道这只是发展缓慢吗?
于是家人带着康康来到医院检查 , 结果却令人崩溃:
儿子竟然得了脑瘫(小儿脑性瘫痪)!在村里俗称“傻子” 。

行为异常
医生说这个病早些干预治疗有助于恢复 , 可2万的手术费用王父却无力承担 。
在农村 , 谁愿意把钱借给穷人呢?
更何况这个病是个无底洞 , 王父能还上钱吗?
现实就是如此残酷 。
王父东拼西凑借的钱根本就是毛毛雨 , 无奈只得放弃 , 就这样王康就被彻底耽误了 。

借钱碰壁
可没办法 , 生活还要继续 , 王父也想多挣点钱给孩子 , 也许有一天就攒够了治病的钱 。
于是5岁的王倩也不得不担负起家庭的责任 。
小小的她还没灶台高就学会了做饭 , 不仅要照顾痴傻的妈妈 , 还要管弟弟的吃喝拉撒睡 , 也就是从这时候起 , 每天晚上都得搂着弟弟睡 , 这一切熟练的让人心疼 。
有时候 , 王倩在院子里背着弟弟 , 看着外边和自己一样的小孩在外边无忧无虑地玩耍 , 王倩不是不羡慕 。

做家务活的小王倩
有几次小伙伴邀请自己一起玩 , 可王倩看了看身后的弟弟 , 屋里的母亲 , 还是拒绝了邀请 。 命运如此的对待王倩 , 可王倩却没有心生怨怼 。
她心疼父亲的辛劳 , 感谢母亲给她生命 , 也没有把弟弟当做拖累 , 而是心甘情愿地撑起这一切 。
说王倩的母亲痴傻 , 但是她也有感情 , 也许母爱让她知道女儿的不容易 , 她虽然不正常 , 但却不是失控的疯闹 , 也从来不乱打人 。
王父也觉得这样的生活对女儿不公 , 于是他并没有剥夺女儿的受教育权 , 他支持女儿读书 。 读书上学 , 这也是王倩最轻松最快乐的时间 。

学习的王倩
哪怕去学校的路遥远又崎岖 , 王倩也会克服一切困难去上学 。
但是在上学前 , 她依然会做好饭菜 , 给弟弟换上干净衣服喂好饭才去上学 , 放学后再马不停蹄赶回来做晚饭 , 换洗母亲和弟弟的脏衣服和收拾排泄物 。
等到妈妈和弟弟都睡了 , 她才蹑手蹑脚地做作业、学习 。
如此勤奋的王倩也没让父亲失望 , 每学期的成绩她都名列前茅 , 获得了很多三好学生和其他优秀的奖状 。

王倩的奖状墙
王倩的老师很看好王倩 , 认为她是一个学习的好苗子 , 一定能够有所成就 。
可王倩初中毕业后 , 却没有上高中 , 更没有考大学 , 而是上了技校 , 这是怎么一回事?
难道是成绩下降了?并不是 。
懂事的王倩长大了 , 也变得更加体贴了 。
小学到初中是九年义务教育 , 家里并没有花什么钱 , 可高中就不一样了 , 还要寄宿 , 不仅加重家庭负担 , 也无法照顾生活不能自理的弟弟 。

上的合肥技校
把弟弟留在家里 , 弟弟饭吃不好 , 没姐姐哄 , 连觉都无法睡 。
于是她决定 , 上技校 , 这样可以尽早参加工作 , 赚钱养家!
可学校还是很远 , 需要住校 , 她给自己做了很大的心理工作 , 才决定暂时住校 。
但是心挂弟弟的王倩 , 一有时间就会回家 。
剩余的时间她除了努力学习技术 , 就是去打工 , 勤工俭学 。
她就像一个永远不知道累的“机器”一样 , 一直在运转着 。

勤工俭学
对于这样孝悌的好姑娘 , 十里八乡谁人不知?
王倩心想 , 只要我毕了业 , 就能赚更多的钱 , 让家人过上好日子!
可眼看王倩就要毕业实习的时候 , 命运再次给这个满目疮痍的家当头一棒 。
父亲在工作中受了工伤 , 手术不仅花光了家里所有的积蓄 , 而且父亲以后再也无法从事劳力工作!
这让本就不富裕的家庭雪上加霜 , 这也就意味着 , 整个家庭的重担全部压到了王倩身上 。

推荐阅读